1996年,由长安铃木主机厂投资的第一家4S店在重庆开店营业,这是中国汽车4S店销售模式起步元年,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整个发展历程。2005年国家颁布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开始规范汽车销售体系,汽车4S店有了一个正式身份。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遇到了第一场危机,为了刺激消费,就在那一年国家第一次实行了购置税优惠政策。政策效果立竿见影,2009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达到1033.1万辆,增长52.9%。当年销量首破千万并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而4S店自此也进入到如日中天的状态。
传统4S店模式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20余年发展,有人觉得4S店买车用车都放心,也有觉得4S维修保养实在太坑。时至今日,4S店已经不复当年风光了,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进,各大厂商都忙着转战新能源市场,研发新的销售模式,而造车新秀没有传统汽车的包袱,则纷纷拿出自己“新零售”模式,传统4S店这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危机呢?
造车新势力纷纷祭出“新零售”模式中国汽车市场,自从进入2010年,每年保持2000万量的销量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八年全球第一。历经17年不断增长后,终于在今年呈现出放缓趋势,各大厂商汽车销量同比往年都发生了下降。
在国内汽车市场不景气的背后,4S店成交量也随之下滑。近年来,汽车4S店店亏损、资金链断裂屡见不鲜。特别是2018年数据显示,全国4S店仅3成盈利,加之全年库存高企,让很多4S店投资人不得不出售门店,甚至是申请退网,4S店似乎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在新能源车成为全球趋势的背景下,造车新势力开始了自家的“新零售”模式,如电咖选择在销售模式上“兵分两路”,一方面与永达、庞大等大型经销商合作,在城市内设置展厅,用来销售低端车型;另一方面,高端品牌将在重点大城市中开设的体验中心直营店。更有趣的是,电咖还计划联手咖啡品牌ZOOCOFFEE共同打造100家品牌体验中心。
而小鹏、威马、蔚来汽车。威马汽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时下最热门的新零售逻辑,具体包括Space威马体验馆、Store威马用户中心、Station威马服务之家和Spot威马E站等各式体验店。采用类似于C2M客制化生产方式,让用户可以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甚至是制造,全面围绕用户需求布局。
蔚来汽车则是将“去4S店”进行得最彻底的一家。打着深深互联网烙印的蔚来汽车在营销上借鉴特斯拉直销的基础模式,“线上订购+线下体验”联动,不惜重金在各大城市建立起NIO社区运营,用巨额资金换时间、买效率,砍掉与用户之间的所有中间环节,上门取送车、换电+移动充电+家充+快充四位一体,车主互动源源不断,力求将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传统4S店与车企开始变革在4S店20年余的发展史上,汽车经销商和车企可谓是同舟共济多年。在过去那十年里,汽车一直呈现高速增长,而4S店因为有车企的独家授权,自然而然大肆扩张。然而,一旦汽车销量增速降低而单店运营成本过高,网点过于密集的4S店就成了经销商的负担,经销商与车企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时至今日,车企显然也发现了传统的4S店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陆续开始花心思寻找新的方向。其中领克成了传统车企的渠道改造样本。截至目前,领克累计收到了超过2000家国内建店申请,到2018年底,领克将会拥有超过260家的线下实体店。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易寒认为,经销商的积极踊跃态度,正是出于对其品牌、产品和运营能力的认可。
广汽新能源也开始对4S店进行改革,力求把自己打造成一家以体验为中心的科技出行公司,25hours体验中心也陆续开业,由“前沿科技体验”、“生活美学空间”、“未来出行服务”、“场景汽车展示”四个功能区组成。每一天释放多一小时的乐享时光,竭力为用户打造“时空虫洞”,能让消费者在为汽车充电或来到体验中心的任何闲暇,都可以自由游刃于商务、聚会、亲子多种场景。
北汽新能源旗下中高端电动汽车品牌ARCFOX的副牌产品LITE,更是玩起了跨界混搭,与网红科技潮玩店奇客巴士创造出“新物种×新零售”的经销渠道。在处于热门商圈的奇客巴士店内,LITE和身边所有3C产品一样陈列其中,消费者可以像买一件新潮玩具一样可将LITE“打包”回家。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传统4S店的这种营销模式,对于现在更注重用户体验的时代来说已经跟不上节奏了。随着“新零售”这种体验式营销模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新兴的营销模式还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如果能将传统的营销模式与全新的体验式营销结合在一起,相信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追捧。
云裂变汇聚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等专业领域,每天更新最实用的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