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CPO概念板块表现活跃,板块整体涨幅6.52%,其中长光华芯20CM涨停,中际旭创、新易盛涨超10%,源杰科技、东山精密、剑桥科技、仕佳光子、天孚通信、光库科技、德科立等多只核心标的涨幅超5%,板块成交金额达773亿元。
市场炒作点在于全球科技巨头持续加码AI算力建设,对高速光模块需求激增。CPO(光电共封装)技术通过将光引擎与交换芯片近距离互连,具备高带宽密度、低功耗、高集成度等优势,是解决AI时代大数据高速传输的关键技术,券商研报指出光模块行业正迎来“量价齐增”的高景气周期,叠加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上修,行业需求持续旺盛。
消息面上,Meta计划自2026年起通过谷歌云租用TPU算力,并于2027年在自有数据中心部署谷歌TPU,交易规模或达数十亿美元;谷歌AI基础设施负责人Amin Vahdat近日表示,公司必须每6个月将AI算力翻倍,并在未来4~5年内额外实现1000倍的增长,以应对持续上升的AI服务需求。同时,亚马逊此前宣布将投资高达500亿美元扩展面向美国政府客户的AWS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能力,全球科技巨头在算力领域的密集投入,推动数据中心网络升级需求加速释放。
国内方面,11月25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云收入同比+34%,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9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本季度资本开支为315亿元,过去四个季度在AI+云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约1200亿元。
从国内供应链机会来看,其实无论是谷歌TPU基于3D Torus和OCS的架构,还是英伟达GPU基于NVLink和CLOS网络的架构,在构建超大规模AI算力集群时,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光模块来突破通信瓶颈。光模块作为数据中心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确保了计算潜力能被完全释放。因此,光模块已成为支撑英伟达GPU和谷歌TPU这两大AI算力巨头迈向未来的共同基石。
中信证券表示,阿里持续坚定投入AI基础设施,这标志着国产算力的自主可控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国产算力有望迎来行业拐点。建议关注国产算力投资机遇,聚焦卡位精准、长期竞争力凸显的龙头。
受影响板块分析:
光模块/光器件板块:作为CPO技术的核心应用载体,高速光模块需求随AI算力建设快速增长。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企业已实现400G光模块量产出货,800G产品完成客户测试并小批量交付,行业呈现“量价齐增”态势,预计未来三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30%。
硅光芯片板块:CPO技术依赖硅光集成工艺,硅光芯片作为光信号处理的核心部件,需求随CPO渗透率提升而增长。仕佳光子、光迅科技等企业在25G以上高速激光器芯片、AWG芯片等领域技术领先,产品已应用于400G/800G光模块,成为产业链关键环节。
光纤光缆板块:数据中心互联和算力网络建设需要高性能光纤支持,长飞光纤、永鼎股份等企业在光纤预制棒、光缆领域具备全产业链布局,光纤光缆产品在高速率、低损耗特性上满足CPO技术传输需求,受益于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加速。
高速连接器板块:CPO模块需要高精密光纤连接器实现光信号高效传输,天孚通信、太辰光等企业的90°折弯光纤阵列、MPO/MTP多芯束连接器等产品,在400G/800G光模块中广泛应用,技术壁垒高,随着CPO模块量产,相关产品订单有望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