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手持稳定器又称手持云台,是指为相机或手机等摄影设备提供成像清晰度的便捷式移动摄影器材,主要应用于直播、生活拍摄、极限运动拍摄、节目跟拍、新闻采访、微电影视频拍摄等场景。手持稳定器的工作原理为通过陀螺仪传感器感知手机或相机的抖动频率和移动角度并将此数据通过算法反馈至电机控制系统,由电机进行控制拍摄设备的位姿,确保拍摄画面的稳定性。手持稳定器按有无内置摄像头可分为具有内置摄像头的手持稳定器和不具有内置摄像头的手持稳定器;按服务摄影设备可分为智能手机手持稳定器、运动相机手持稳定器、微单相机手持稳定器、专业摄像机手持稳定器。中国手持稳定器行业的兴起,源于移动影像技术普及与用户对拍摄品质提升需求的共同推动。近年来,手机像素与硬件功能快速升级,配合丰富的视频处理软件,使手机拍摄能力显著增强;然而,即便是专业摄影师在拍摄静态照片时也常依赖三脚架保持稳定,动态视频拍摄更需借助专业稳定设备,但传统专业器械往往体积庞大、价格昂贵,限制了普通用户的购买意愿。在此背景下,国内制造商精准捕捉市场需求,推出面向大众用户的手持稳定器,部分产品不仅支持手柄自由伸缩,更融合了稳定防抖、电子操控和智能APP互联等实用功能,在便携性、功能集成与价格可及性之间实现了有效平衡,从而迅速打开了市场空间。当前,手持稳定器行业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数据显示,中国手持稳定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0.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3.27%。手持稳定器作为提升移动拍摄体验的关键工具,已逐步从专业圈层走向大众消费,成为连接普通用户与高质量视频创作的重要桥梁,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渗透力和成长潜力,预计2025年中国手持稳定器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5.78亿元。中国手持稳定器行业虽在消费端仍以海外市场为主力,但伴随亚马逊等全球电商平台的持续渗透及国内电商生态的成熟,本土市场竞争格局正加速形成并日趋激烈。目前,国内手持稳定器行业已涌现出一批具备技术实力与品牌认知的代表性企业,包括以大疆、影石为代表的头部品牌,凭借技术领先与生态整合能力占据高端市场;思锐、百诺等传统光学企业依托制造底蕴稳步发展;魔爪、智云、飞宇等专注稳定器的品牌在专业领域持续深耕;以及浩瀚、逗映、奥川等新兴品牌以高性价比切入大众消费市场。这些企业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差异化的竞争态势,推动行业在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渠道布局上持续演进。
基于此,依托智研咨询旗下手持稳定器行业研究团队深厚的市场洞察力,并结合多年调研数据与一线实战需求,智研咨询推出《2026-2032年中国手持稳定器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本报告立足手持稳定器新视角,聚焦行业核心议题——变化趋势(怎么变)、用户需求(要什么)、投放选择(投向哪)、运营方法(如何投)及实践案例(看一看),期待携手行业伙伴,共谋行业发展新格局、新机遇,推动手持稳定器行业发展。
观点抢先知:
相关概述:手持稳定器又称手持云台,是指为相机或手机等摄影设备提供成像清晰度的便捷式移动摄影器材,主要应用于直播、生活拍摄、极限运动拍摄、节目跟拍、新闻采访、微电影视频拍摄等场景。手持稳定器的工作原理为通过陀螺仪传感器感知手机或相机的抖动频率和移动角度并将此数据通过算法反馈至电机控制系统,由电机进行控制拍摄设备的位姿,确保拍摄画面的稳定性。手持稳定器按有无内置摄像头可分为具有内置摄像头的手持稳定器和不具有内置摄像头的手持稳定器;按服务摄影设备可分为智能手机手持稳定器、运动相机手持稳定器、微单相机手持稳定器、专业摄像机手持稳定器。
行业发展阶段:中国手持稳定器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2012-2014年的市场启动期、2014-2017年的市场探索期、2017-2019年的市场成长期以及2019年至今的市场爆发期。
发展背景:现阶段,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国民日常出行使用手机拍摄的占比较大,为了实现更好的拍摄效果,较多的用户使用手机+自拍杆的方式,但自拍杆的功能显然无法满足日益提升的消费者需求。手持稳定器可以为摄影器材提供防抖防震功能,能够配合主流的手机、相机、单反等摄影器材拍摄出效果稳定的视频及图片。与此同时,消费者对视频质量要求的提升,使得手持稳定器市场需求随之提高。近年来消费者对基于互联网内容消费和网络社交需求逐渐增大,消费者的习惯更加偏好于视频分享的传播方式,简单的图片、文字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随着社交平台上的分享模式越来越精细化,消费者对视频内容的质量要求更高,对拍摄器材的购买意愿度也随之提高。其中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视频内容市场对我国手持稳定器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数据显示,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5.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5.63%。
产业链核心节点:手持稳定器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设备,包括传感器、电机、电池、MCU芯片、控制系统、机身材料等。产业链中游为手持稳定器的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为手持稳定器的应用领域,包括直播、生活拍摄、极限运动拍摄、节目跟拍、新闻采访、微电影视频拍摄等。
市场规模:中国手持稳定器行业的兴起,源于移动影像技术普及与用户对拍摄品质提升需求的共同推动。近年来,手机像素与硬件功能快速升级,配合丰富的视频处理软件,使手机拍摄能力显著增强;然而,即便是专业摄影师在拍摄静态照片时也常依赖三脚架保持稳定,动态视频拍摄更需借助专业稳定设备,但传统专业器械往往体积庞大、价格昂贵,限制了普通用户的购买意愿。在此背景下,国内制造商精准捕捉市场需求,推出面向大众用户的手持稳定器,部分产品不仅支持手柄自由伸缩,更融合了稳定防抖、电子操控和智能APP互联等实用功能,在便携性、功能集成与价格可及性之间实现了有效平衡,从而迅速打开了市场空间。当前,手持稳定器行业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数据显示,中国手持稳定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0.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3.27%。手持稳定器作为提升移动拍摄体验的关键工具,已逐步从专业圈层走向大众消费,成为连接普通用户与高质量视频创作的重要桥梁,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渗透力和成长潜力,预计2025年中国手持稳定器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5.78亿元。
企业格局:中国手持稳定器行业虽在消费端仍以海外市场为主力,但伴随亚马逊等全球电商平台的持续渗透及国内电商生态的成熟,本土市场竞争格局正加速形成并日趋激烈。目前,国内手持稳定器行业已涌现出一批具备技术实力与品牌认知的代表性企业,包括以大疆、影石为代表的头部品牌,凭借技术领先与生态整合能力占据高端市场;思锐、百诺等传统光学企业依托制造底蕴稳步发展;魔爪、智云、飞宇等专注稳定器的品牌在专业领域持续深耕;以及浩瀚、逗映、奥川等新兴品牌以高性价比切入大众消费市场。这些企业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差异化的竞争态势,推动行业在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渠道布局上持续演进。
市场趋势:(1)未来,手持稳定器将坚定不移地将轻量化作为核心设计语言;(2)视频日志(Vlog)文化的蓬勃兴起,正催生手持稳定器行业从单一硬件制造商,向“硬件+软件+内容”一体化生态服务商转型。未来的手持稳定器将不再是独立的物理设备,而是深度整合拍摄、剪辑与分享流程的生态核心;(3)手持稳定器行业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手持形态,而是以其成熟的增稳算法、精密电机控制与AI识别技术为核心,向多元化的产品形态战略延展。
报告相关内容节选: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2026-2032年中国手持稳定器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基于最新、最全的中国产业链数据,融合权威官方统计、深度企业调研、资本市场洞察及全球信息,通过严格的智能处理和独家算法验证,确保分析结论高度可靠、透明且可追溯。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市场地位证明、专精特新申报、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企业排行、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