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网》/笔尖财经
作为头部基金公司的嘉实基金,旗下五星级老将蔡丞丰突然掉链子,管理的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C、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A,近一月回报率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一、倒数第二。
面对净值的断崖式下滑,基金持有人彻底懵了!是去是留?一时难以决断。
嘉实系股基倒数第一
据同花顺iFinD最新统计,在可比的104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近一月(10月21日至11月21日)复权单位净值平均增长率为-2.89%,与平均业绩基准增长率相比,负偏离0.72个百分点。
业绩榜单显示,嘉实基金旗下的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C、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A近一月回报率分别为-13.61%、-13.56%,排名倒数第一、倒数第二;两只基金与业绩基准增长率-2.05%相比,分别跑输11.57个百分点、11.5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两只基金的现任基金经理为蔡丞丰。
《笔尖网》进一步观察显示,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C在近一月的24个交易日中,有17天是亏损状态;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A同期有16天亏损。尤为注意的是,在11月21日,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C、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A回报率分别为-5.80%、-5.79%。单日净值如此大的跌幅,与股票风险已无差别。
(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C近一月净值走势图)
(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C近一月同类排名变化图)
对于股票型基金的突然下跌,业内人士分析称,主动股票型基金突然下跌通常由市场环境、政策调整、基金经理操作及投资者行为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以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为例,其近期下跌主要受清洁能源行业政策波动、市场情绪变化及竞争加剧影响。一是全球经济形势波动及清洁能源政策变化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盈利预期。部分国家能源政策调整可能导致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预期下降,进而拖累基金持仓股票价格;二是随着清洁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企业业绩下滑,影响基金整体收益,同时同类投资产品增多可能分流资金,降低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吸引力;三是投资者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忧可能引发抛售,尤其个人投资者占比高的基金(如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在市场恶化时更易受情绪冲击;四是基金经理频繁调仓或错误的资产配置增加交易成本并放大风险。若基金经理未能及时调整持仓以应对市场下跌,基金净值将直接受损。
蔡丞丰如何应对
作为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C、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A现任基金经理的蔡丞丰,此时压力颇大,并且前期越风光,此时就越尴尬。
天天基金网显示,蔡丞丰为五星级基金经理,累计任职时间7年又84天,现任基金资产规模6.13亿(8只基金)。蔡丞丰自2021年3月加入嘉实基金,主要负责股票研究投资工作。加入嘉实基金前,他于北京泓德基金任基金经理及资深研究员,管理泓德泓富,泓德泓汇,泓德泓信等公募基金产品。在此之前,曾任北京阳光保险资管科技组组长及资深研究员,中国台湾全球人寿股票投资部投资经理,中国台湾华彦资产管理公司研究员。蔡丞丰持有英国伦敦CASS商学院金融学硕士学位,英国Exeter大学投资学硕士学位。2022年3月17日至今任嘉实基金基金经理。
实际上,蔡丞丰管理的8只基金今年以来整体表现亮眼,其中有4只基金回报率超过40%。然而,临近年底,业绩的突然回撤让投资者不明所以。
在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基金三季报中,该基金称,继续以“寻找爆款”为第一性原则,依托“嘉实企业家评分模型”,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投入产出效率和公司治理进行穿透式研究。“本季度的组合调整,是在深刻洞察产业演进趋势后的逻辑延伸与结构优化。” 蔡丞丰称,将投资重心从已经充分演绎的AI算力“一阶”受益者,前瞻性地转向市场认知尚不充分、但增长确定性与业绩弹性更高的“二阶”受益者——存储芯片。这一调整旨在将投资组合配置到风险收益比更优的细分领域,以捕捉半导体产业新一轮结构性机遇。
观察前十大重仓股发现,仅11月21日,前十大重仓股有9只出现深跌,其中第一大重仓股澜起科技(持仓占比9.94%)当日下跌3.49%,该股继10月下跌11.84%后,11月以来再度下跌16.43%。第二大重仓股兆易创新(持仓占比8.48%)在11月21日更是大幅下跌8.33%,该股11月份大幅下跌17.04%。11月21日跌幅较深的重仓股还有思瑞浦、聚辰股份、芯原股份,当日涨跌幅分别为-6.57%、-6.41%、-5.45%。显然,蔡丞丰三季度的重仓股市场表现并未如愿。重仓的股票普遍在四季度出现了高位回调。
《笔尖网》还发现,蔡丞丰陷入“风格漂移”的漩涡中。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自2023年2月成立以来,但其投资方向高度集中于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与名称所暗示的环保、低碳等“绿色”概念相去甚远。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芯片半导体行业个股。作为一只主题型产品,其实际策略与合同约定的严重偏离,不仅涉及风格漂移的合规问题,也可能导致因名称慕“绿”而来的投资者承受非预期的行业风险暴露。
业内人士称,公募基金主题产品的合规管理与投资者适当性提出了严峻拷问。未来,该产品是否调整策略以回归主题,市场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