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亚洲最大医院”西院区停诊:今后将转向科研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医院不再图“大”,要以研究求“强”
创始人
2025-11-22 11:32:50
0

投用不到一年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大一附院”)的西院区在11月20日停诊了。

因为床位数、诊疗量领先其他医院,在网络上,郑大一附院有着“亚洲最大医院”“中国最大医院”的别称。

11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西院区的所在地。在现场,记者发现门诊楼一层已经不见医务人员的身影。有安保人员表示,目前西院区的病房楼还有少量住院病人,预计他们会在几天后离开。

随后,记者拨通了郑大一附院总机电话,接线人员表示,西院区已经在11月20日停诊,这里今后将以科研为主。停诊是医院的相关调整,目前其他院区正常接诊。

郑大一附院西院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佳飞 摄

目前还有少量住院病人,预计几天后离开

今年11月13日,郑大一附院订阅号发布公告,称医院朱屯路、化肥东路医疗延伸点(指西院区)将自11月20日起停诊。

11月21日,记者在西院区所在地的显眼处看到了一张公告,上面也写道:“朱屯路、化肥东路医疗延伸点自2025年11月20日(星期四)零时起停诊”。

一张停诊公告贴在西院区的显眼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佳飞 摄

虽然仍然有一些人员进出西院区东门,或是外卖人员手提餐食进入,但记者进入门诊楼一层后,没有看到医务人员。现场安保人员也证实,门诊楼已经停止使用,目前仅有少量住院病人在病房楼,预计也会在几天后离开,有看病需求可以去其他院区。

这对周边的居民就医是否产生影响?记者注意到,西院区所在的中原区,是郑州人口大区之一,周围有较多居民区生活气息浓厚。

但周边一家商店老板说,虽然周围居民不少,西院区的就诊患者却好像不是很多。

河南:符合条件的省级医院原则上分院区不应超3个

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在去年7月16日开诊,最初的定位为“大门诊、小病房、强急救”的综合诊疗院区。院区占地面积56.02亩,建筑面积8.61万平方米。这里建设有门急诊、手术室、医技辅助检查科室和病房楼等,开设15个病区共600张床位。

“(西院区)结束了多年来郑州西部县市区无省级高水平医院的历史”——这是西院区去年7月开诊时的介绍。

但这种大医院下沉的需求,或在降低。

2022年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其中明确,到2025年末,公立医院举办分院区不得超过3个。2023年12月,河南省卫健委印发的《河南省公立医院分院区设置管理办法》也要求,省级医院原则上举办分院区不应超过3个。2025年初,河南省卫健委重申了这一政策。

西院区停诊后,目前郑大一附院共有四个院区正常开诊。其中河医院区为主院区,东院区、北院区、南院区为3个分院区,该布局符合相关政策要求。

""

11月21日,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原副秘书长庄一强博士就此事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早年国家鼓励医院增设院区、组建医联体并开展对口帮扶,初衷之一是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优质医疗服务更贴近基层百姓。“从出发点来看,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从结果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部分目标,也完成了。”他表示。

不过,这种下沉模式在实践中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大医院的技术力量被分散,原本集中的优质资源因多院区布局而被稀释;另一方面,大医院的规模化扩张,挤压了下级医院和中小型医院的生存空间。

而且,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远程医疗等新技术正在重塑医疗资源下沉的方式。“现在不用医护人员亲自到场,通过远程会诊、线上指导等技术手段,就能实现‘人不下沉、技术下沉’。”庄一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多院区会给医院带去医保支付压力和经营管理难题,“反而成为负担”。

国内医院向研究型转型或是未来趋势

对于“(郑大一附院)西院区今后将以科研为主”,庄一强表达了赞同。他直言,中国多数医院长期以临床诊疗为核心,在科研转化、医学规律总结等方面投入不足。

他分析说,这也导致在国际交流中,“每年做2000台手术的中国医生,在听每年做200台手术的外国医生讲课”。这背后的问题是,中国医生更像“手术工匠”,只顾埋头干,却缺少抬头看路的总结与思考。

在庄一强看来,像郑大一附院这样的大型医院,将部分院区改造为科研楼,意味着医生职能不再局限于临床操作,而是开始总结医疗规律、开展创新研究,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记者搜索资料也发现,科研功能正成为越来越多医院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比如,今年11月,苏州市立医院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签约,共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南院区预计在12月31日交付使用,预计科研大楼也会在2026年6月30日交付使用⋯⋯

“过去我们在很多医疗领域处于‘跟跑’阶段,只要保持国内领先即可。但现在部分领域已经实现‘超越’,前方没有可借鉴的路径,必须依靠自身科研为临床发展指引方向。”为了佐证这一观点,庄一强分享了一组关键数据:在国内,医院的人床比(即一张病床对应多少名医院员工)普遍约为1:1,即便是领先的头部医院,人床比也仅约1:3,而在新加坡,医院的人床比普遍可达1:5,在全球顶尖的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这一比例高达1:25。

“这反映了医院定位的差异。”庄一强解释道,人床比在1:1到1:2之间的医院,多为临床型医院,核心精力集中在诊疗服务;而人床比达到1:3左右的医院,可称为研究型医院,这样的配比能留出足够人力开展科研、总结经验、探索新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多家银行公告:逐步取消这项免费... 近日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 10余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 调整个人账户动账短信通知服务策略 或...
月内股价涨幅达66%,5天斩获... 佛塑科技近期股价走势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北京报道 11月21日,...
原创 全... 不得不说,最近几个月,自从YU7交付以来,雷军及它的小米汽车,虽然销量一路飙升,打的友商都抬不起头来...
居民生活用电与第三产业拉动,1...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1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0月份,全社...
应健中:不要让科创板指数呈M头... 本文共1592字 阅读完约3分钟 ■ 应健中 当下市场关注科创板指数比关注上证指数更重要,另外就是关...
直击“亚洲最大医院”西院区停诊... 投用不到一年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大一附院”)的西院区在11月20日停诊了。 因为床位数、诊...
两部门:储蓄国债(电子式)纳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苑)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关于储蓄国债(电子式)纳入个人养老金...
泰国大米市场价格显著回升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曼谷11月21日电 (李映民 刘宇博)泰国商务部国内贸易厅厅长维塔亚功·马尼...
大悦城地产港股上市12年终落幕... 本报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11月17日,在港上市已约12年之久的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下称“大悦城地...
“美国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中国市场,为此竭力游说特朗普政府。现在,终于出现了一点好...
控制权或变更!688237,筹... 这家A股公司,宣布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超卓航科表示,停牌期间公司将密切关注事项进展,严格按照相关...
「AI新世代」PC护盘AI创收...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AI已从技术概念演进为实实在在的业绩...
多项指标领跑全球 数说中国开放... 来源:央视财经 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底气,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让这份底气成为连接世界的桥...
美联储高官暗示可能降息后,美股... 20日,受美国官方的劳工数据导致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将不再继续降息等因素影响,美股出现了一轮普遍下跌。...
光伏龙头们集体发声!破局ESG...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高秋榕 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产量、装机量连续10余...
浩物股份:11月21日召开董事... 每经AI快讯,浩物股份(SZ 000757,收盘价:4.9元)11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十届十...
私募积极分红回馈投资者 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向好势头持续巩固,私募基金产品分红动作频频。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
中际旭创:11月21日召开董事... 每经AI快讯,中际旭创(SZ 300308,收盘价:464.01元)11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
比特币一度跌破8.1万美元关口... 全球最大加密货币比特币正经历2022年行业崩溃以来最糟糕的单月表现。 周五,比特币价格一度跌至80,...
11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11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调30个基点,报7.0875。 中国人民银行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