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上海市委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浦江”系列专项行动,以五大重点领域为发力点,开展20多个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818.04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27.5万余个。这是记者从11月20日举行的“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总结活动上获得的信息。活动现场同步推出《上海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建立健全协同治理机制、打击网上涉企侵权违法行为、规范涉企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加强政策宣传与服务指导等四大方面,提出12条具体举措。
在建立健全协同治理机制方面,深化涉网管理部门协同配合,通过“清朗”“净网”“砺剑”等专项行动,打击处置“按键伤企”“网络黑嘴”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市区联动和行刑衔接,指导各区“涉企侵权信息受理服务站(网信)”“守沪e站(公安)”“网络检察空间站(检察)”对属地涉企侵权线索及时通气通报、会商研判,形成工作合力。
在打击网上涉企侵权违法行为方面,严惩涉企造谣传谣、网络舆情敲诈、网络水军攻击等违法犯罪行为,对其背后的“自媒体”、MCN机构、公关营销公司等主体予以线下打击处置。对涉企网络侵权行为,综合考虑违法违规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法依规对信息、账号、网站平台采取处置处罚措施。
在规范涉企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方面,推动属地网站平台提升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工作质效,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企业举证负担,快速处置事实清楚、举证充分的投诉举报。对较难举证的涉企负面信息,继续推广“限时加私”“争议标签”等举措,降低对企业不良影响。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财经、科技、汽车等领域“自媒体”和MCN机构开展教育引导,督促履行信息内容主体责任,不制作传播涉企侵权信息。
在加强政策宣传与服务指导方面,通过政策服务包等载体,宣贯涉企侵权信息受理渠道、处置流程和典型案例。举行普法宣法活动,组织专家对广大企业和基层涉企服务人员开展培训,指导企业依法维护网络合法权益。推进实施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有关政策,激励内容创作者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为企业发展营造正面积极的网络舆论环境。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5年度上海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典型处置案例”,静安区“静网惠企服务平台”同步启动。小红书、哔哩哔哩、稀宇、米哈游、七猫等5家互联网企业被授予“上海市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实践平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