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坤新材敲钟!厦门迎来年内首个A股IPO!
创始人
2025-11-18 19:09:42
0

发行价14.99元,开盘大涨287%,市值一度突破280亿。这份亮眼的上市成绩单,属于闽商易荣坤和他创办的恒坤新材。从1996年的代工业务起步,到2004年创立恒坤前身,再到如今攻克12英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易荣坤用二十年完成了一场硬核科技的跨界转型。

恒坤新材的成功上市,不仅是一个企业的价值锚点,更是观察厦门乃至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一个鲜活样本。

01

从代工到破垄断,他花了20余年

恒坤新材背后,是一位54岁闽商易荣坤的二十年创业历程。

这位来自福建安溪的企业家,身上有着闽商特有的敏锐与韧性。1996年,易荣坤结束了在港资企业的工作,在厦门创建恒坤工贸,为日本松下、夏普等企业代工生产随身听、收录机等家电配件。

尽管代工业务带来了可观的营收增长,但易荣坤敏锐地意识到,依赖海外订单的模式难以持续。2004年,他创立"恒坤有限"(恒坤新材前身),将业务转向光电膜器件及视窗镜片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随着光电显示行业竞争加剧,2014年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经过与境内外客户的深入交流,易荣坤果断决定将业务方向转向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并将公司正式更名为恒坤新材

然而,进军集成电路材料领域并非易事。这个领域的核心材料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长期被欧美、日韩企业垄断。易荣坤坦言,公司最困难时负债近3000万元,他个人负债超1亿元,"即便变卖仅有的房产也不足以偿还"。

转机出现在2017年6月,恒坤新材成功获得英特尔大连工厂的订单。这不仅让公司正式进入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产业链,还实现了对国内主要12英寸晶圆厂关键材料的常态化供应。

恒坤新材产品主要应用在光刻、薄膜沉积环节

为了聚焦核心业务,2019年12月,恒坤新材剥离了三家光电类子公司。此后,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自2020年起,自产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陆续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销售,2022年自产产品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目前,在12英寸集成电路领域,恒坤新材的自产光刻材料销售规模已位居国内同行前列。

公司的上市之路同样充满挑战。在经历2025年7月的"暂缓审议"后,恒坤新材在一个月后成功通过审议,之后又迅速完成后续全部流程。由此,成为厦门2025年第一家A股上市的公司。为易荣坤二十余年的创业历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02

恒坤新材具体做的是一门什么生意?

恒坤新材的成功,建立在独特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展路径之上。这一路径使其从产品引进起步,逐步走向关键技术自研,构建起可持续的成长逻辑。

在产品布局上,公司已在光刻材料领域实现多款自产产品的量产供应,覆盖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等;更高阶的ArF浸没式光刻胶也已完成验证并进入小规模销售阶段,显示出持续的技术突破能力;在前驱体材料方面,公司以TEOS为主力产品,并积极推进超过5款硅基与金属基新材料的研发与验证,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恒坤新材产品矩阵 图自公司官网

业绩自然是外界最关心的方面。招股书披露,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3.22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5.48亿元,净利润也持续站稳在亿元规模。更值得关注的是自产产品收入的快速放量——其占比从2022年的38.94%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6.68%,显示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自主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恒坤新材核心财务数据

不过,公司在快速成长中也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挑战。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均超过97%,其中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虽从72.35%逐步降至64.07%,显示依赖度有所缓解,但客户结构单一仍是其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与优化的风险点。

03

资本助力,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崛起

在恒坤新材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的路上,厦门本地的资本力量始终是最坚定的"陪跑者"。自2021年5月从新三板摘牌后,公司开启了密集的融资历程,先后完成十余轮增资与股权转让,吸引了众多"厦门籍"投资机构的持续加注。

从2021年7月高易创投、深创投等机构以4.125元/股率先入场,到2022年6月昇葆筌真、天健周行等基金以9.326元/股跟进,再到年末虢盛资本、中化资本等以12.314元/股完成第十二次增资,公司估值在一年多时间里实现三级跳,展现出资本市场对这家硬科技企业信心的持续升温。

多家厦门机构直接投资恒坤新材 整理自招股书

在这张资本网络的背后,厦门市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耐心资本"的代表,发挥了核心作用。它不仅通过创合鑫材等子基金直接投资超2亿元,还联动本地担保机构提供同等规模的债权支持,形成"股权+债权"的组合拳。更重要的是,厦门资本带来的远不止资金,还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对接产业链资源,加速技术落地与市场开拓。

恒坤新材的成功,正是厦门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过去以旅游闻名的海滨城市,如今已构建起规模近1200亿元的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从2014年产值仅50亿元,到2024年跃升至400亿元,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的完整链条。

在这里,联芯、星宸科技、瀚天天成、士兰微等企业协同发展,士兰微近期更宣布投入51亿元建设12英寸芯片生产线。作为产业核心区的海沧,创新"财政直投+国企主投+社会跟投"模式,以80亿元财政资金撬动近160亿元社会资本;火炬高新区则通过引导基金集聚超400亿元基金规模,设立10亿元新质生产力基金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从"旅游城市"到"芯片之城",厦门用资本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书写着产业转型的新篇章。而恒坤新材作为这套培育体系下结出的硕果,正引领着厦门在新兴产业浪潮中破浪前行。

编辑:黄婷婷

审核:张建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央行定于11月26日发行202... 据央行网站,央行定于2025年11月26日发行2026中国丙午(马)年贵金属纪念币一套。该套贵金属纪...
原创 张... 11月14日,山西汾酒联合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半月谈杂志社在太原举办“汾酒第二阶段高质量发展战略研...
海尔智家获评“2025上市公司... 11月18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2025上市公司董事会...
广州最能通过技术手段规避政策风... 广州勤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技术之力,铸就广州政策风险规避新标杆独角兽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下,...
北交所开市四周年:已有282家... 北交所是中小企业的“加油站”,普通人的投资“新窗口”。 11月15日,北交所迎来开市四周年。 数据显...
当“永不商业化”成为新型商业筹... 评论员 董芳芳 一场“去商业化”革命正在本地生活领域掀起波澜。 11月17日,有媒体报道京东外卖将推...
阿里系参股A股公司曝光 近期AI应用概念走势良好。 今日(11月18日),阿里概念掀起涨停潮。美登科技一度“30cm”涨停,...
37万亿元险资配置策略调整: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险资运用余额已突破37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2.6%。...
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分年龄组... 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10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
从散装到大一统,阿里电商在做什... 在不拆分大一统组织架构的前提下,通过强化内部资源协同,实现统一指挥,来破解大企业普遍存在的部门墙、内...
华桥汇利中国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 印度十月贸易逆差创下历史新高,达到四百一十七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这一数字不仅显著高于路透调查预估的...
金银开盘大跳水!现货黄金失守4... 北京时间11月18日,国际金银价格开盘后跳水。伦敦现货黄金盘中失守4030美元/盎司;伦敦现货白银跌...
恒坤新材敲钟!厦门迎来年内首个... 发行价14.99元,开盘大涨287%,市值一度突破280亿。这份亮眼的上市成绩单,属于闽商易荣坤和他...
雷军宣布: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新... 11月18日,雷军在社交平台宣布:广州车展,11月21日上午9点,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会发布小米端到...
黄金现货一度跌破4000美元,... 黄金现货价格继续走跌。 万得数据显示,11月18日,伦敦黄金现货价格一度跌至3999.2美元/盎司,...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昨天(17日)起访华。据日媒报道,在中国期间,他将围绕日本首相高市...
日本股市大跳水!国际贵金属期货... 11月18日,A股三大股指延续调整。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跌0.56%,深证成指跌0.43%,创业板...
快讯|纳斯达克:将推出“纳斯达... 11月12日,纳斯达克在德克萨斯州米德兰市举行的“Annual Permian Basin Cook...
希迪智驾更新招股书,今年上半年... 据港交所11月11日披露,希迪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递表港交所主板,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平安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