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访华前夕,德国副总理口出狂言:“不要中国垃圾”,谁给他的底气
创始人
2025-11-16 16:03:24
0

刚准备前往中国时,德国副总理在一场欧盟财政部长会议上发表了一番激烈的言论:“我们不想要中国的垃圾。”这番话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并且是在宣布一项与中国电商密切相关的政策之后说出的。此言论不仅让人质疑德国政客的外交技巧,也给即将到来的中德高层交流带来了尴尬的气氛。那么,这句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政治考量?德国政界对华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欧盟在此时对跨境包裹的政策调整,又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呢?让我们从头理一理。

2025年11月13日,地点在布鲁塞尔,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会议的议题并不简单。会上,各国达成一致意见,决定收紧进口小包裹的关税政策,特别是把原本免税的、价值低于150欧元的跨境商品也纳入征税范围。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这项免税政策曾经帮助不少电商公司节省了成本,尤其是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比如Temu、Shein、速卖通等,这些平台靠着“低价免税”的模式在欧洲市场打开了局面。如今,欧盟突然决定对这些小包裹征税,其实就是直指中国企业,虽然文件里没有明说,但从会议发言和德国副总理那句“垃圾”的言论来看,这点已经非常明确了。

这项政策调整,显然是针对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商商品。欧盟方面的理由是“防止逃税”和“保护本地商家”,这些老生常谈的说辞似乎并不足以掩饰背后的贸易保护主义。根据媒体的估算,每年有数十亿件小包裹从中国运往欧洲,这项新政策一旦实施,将直接影响到庞大的贸易链条。更微妙的是,虽然欧盟原本计划在2026年才执行这项政策,但法国和德国提出要提前到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执行。这种加速推进的节奏,不免让人联想到是否有人想借此机会在中欧关系上做文章。

德国副总理“我们不想要中国的垃圾”的言论,毫无疑问是非常刺耳的,但为什么他偏偏在这个时刻说出这样的话呢?其实背后有着不小的政治动因。首先,德国国内的经济压力巨大,通胀未见明显缓解,制造业恢复困难,许多中小企业还在艰难度日。同时,能源转型导致的高成本也让民众的不满情绪逐渐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客往往需要找到一个“替罪羊”来转移国内矛盾,于是来自中国的、价格便宜且竞争力强的商品就成了攻击的对象。

其次,德国对华政策的转变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去,默克尔政府时期,德国强调的是与中国的“合作共赢”,希望在经贸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而如今的新政府则更加强调“去风险”与“减少依赖”,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而非合作伙伴。副总理的这番话,正好体现了这一政策的转向。

更有趣的是,德国政客似乎已经习惯了在重要访问前发表强硬言辞。不久前,德国外长在访问中国前也曾公开发表了不当的涉台言论,结果在访问期间被中方严正反驳。这种“嘴上强硬、实际求和”的策略已经成为一些欧洲国家的惯用手法:国内强硬言辞,国际上却寻求合作,试图两头讨好。

然而,这种做法不仅不诚恳,而且不明智。将复杂的贸易问题简单粗暴地贴上“垃圾”的标签,不仅歪曲了中国商品的真实面貌,更是在否定中欧多年来的合作成果。这样的言辞既不符合事实,也严重损害了双方的信任基础。

很多人认为,征税和设限就能遏制中国电商的脚步。但事实远比想象复杂。看看欧洲普通消费者会面临什么后果:过去他们可以在网上购买便宜的衣服、小家电、日用品,但一旦这些商品被征税,价格自然会上涨。对许多依赖网购来节省开支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价格上涨的直接后果就是消费意愿下降,这对于本就面临经济困境的欧洲各国而言,是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再来看欧盟本地企业,短期内可能会觉得少了外来竞争的压力,然而从长远来看,这反而可能让他们失去危机感。如果企业仅仅依靠政策保护,而不是依靠产品质量和服务来赢得市场,那么迟早会被淘汰。没有竞争,便没有创新,这几乎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从国际形象的角度来看,欧盟一直自诩为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但如今却采取了选择性的保护主义政策。一方面在多边场合谈论“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却实施关税和打标签,这种前后不一的做法,容易让人质疑欧盟的公信力。

对于中国而言,当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依赖低价出口的中小企业,短期内可能面临订单减少和利润下降的局面。但中国的电商企业也并非坐以待毙。近年来,中国电商已开始扩展全球市场,不再单纯依赖欧美市场,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加上国内政策的支持、海外仓的建设以及品牌升级,许多中国企业已经为全球扩展做好了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早已不再只是“便宜货”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中高端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从手机、家电到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悄然增加。因此,将中国商品一概而论为“垃圾”显然是一种非常短视的做法。

从全球视角来看,欧盟此举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其他国家看到欧盟采取这样的措施,也可能会效仿。最终,这种做法将导致全球贸易壁垒的增加,市场空间的缩小,伤害的将不仅仅是某个国家,而是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德国副总理这番言论,表面上看是“说硬话”,实际上背后则是“无奈之举”。由于国内经济疲软、产业转型困难、选民压力山大,德国政客试图通过攻击中国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这种短期的政治效果可能有所显现,但从长远来看,损害的是自己,也损害了国际合作的机会。

中国的态度十分明确: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平等对话,而采取“做小动作”只会加深误解,将双边合作视为政治秀的舞台,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可能错失重要的合作机会。

欧洲若真想提升竞争力,关键不在于设墙、加税,而是要提升自己的产品吸引力,完善产业链和优化营商环境。靠封锁他国来保护自己,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落后。真正的强者,是能够坐下来谈判、解决分歧,而不是依靠讽刺和壁垒掩盖自身的困境。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是否能够放下偏见,回归合作轨道,不仅是德国与中国之间的选择,更是全球经济未来的重要关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访... 刚准备前往中国时,德国副总理在一场欧盟财政部长会议上发表了一番激烈的言论:“我们不想要中国的垃圾。”...
都想去香港IPO 文:韦亚军 摄影:Bob君 “转道港股”几乎成了中概公司心照不宣的Plan B。 现在,感觉所有的...
白酒指数周涨幅达3.57%!多...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肖芮冬 随着A股强势板块相继调整,本周白酒板块明显受益于市场风格切换,...
币圈院士:11.16比特币南下...   交易的根本是生存,其次才是收益,所以每次操作之前先想清楚自己的操作是否合理,本金是否安全,要形成...
广东上市公司市值狂飙4万亿,十... 作者丨张威 编辑丨张恺翀 最近,东财Choice从上市公司市值角度,对比粤苏鲁浙川五省经济。 截至2...
从千元股到百元股,“医美茅”爱... 文 | 创业最前线 一场关于颜值经济的消费升级徐徐展开。当女人的变美三部曲从美甲、美发、假睫毛,进...
上海银行招标结果:上海银行分析...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1月13日发布《上海银行分析...
加纳宣布制定保险业十年规划 据驻加纳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加纳财政部长福森博士近日宣布,将联合行业利益相关方共同制定一项十年期...
高盛紧随IEA上调原油需求预期... 高盛集团表示,在强劲能源需求的推动下,全球 石油需求增长将持续比此前预期更长时间。而在本周早些时候,...
俄媒:视频显示,一头猪突然冲出... 【环球网报道】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社交媒体“电报”上的“RVvoenkor”频道当地时间1...
经济日报:学会把消费送上门 这个“双11”,最热闹的战场或许并不是电商平台的购物车,而是在我们触手可及的“附近”。随着外卖大战的...
为何指数先行而ETF缺席?一文... 近期,不少投资者发现市场上有跟踪算力基础设施主题的指数,却未见对应的ETF产品。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
鲁担产融:解决粮食企业融资难题... 受粮食行业季节性明显、仓储压力大、流动资金被原料储备占用等因素影响,粮食企业有较大的融资需求。然而粮...
环球下周看点: 市场屏息静待英... 未来一周,科技股的震荡行情或将进一步升级,全球市值一哥、人工智能(AI)龙头英伟达即将公布季报,全球...
突然爆雷!人去屋空,电话停机,... 近段时间,关于“百保君爆雷”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 据了解,百保君是一个健康服务垂直搜索引擎,主要通...
原创 心... 作者 l洞见书 这是洞见书分享的第3174篇文章 真正的理性财富,不是赚很多很多钱,而是能驾驭自己的...
每周股票复盘:齐鲁银行(601... 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齐鲁银行(601665)报收于6.2元,较上周的6.08元上涨1.9...
丸美拟赴港上市:项目延期、监管... (文/霍东阳 编辑/张广凯) “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丸美,这次要“弹”到香港了。 11月12日...
000695,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这家公司,突然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滨海能源(000695)11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原拟通过发行...
全球媒体聚焦 | 西班牙媒体:... 全球媒体聚焦 | 西班牙媒体:特高压技术正重塑中国能源版图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近日刊文称,为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