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持续飙升,国内饰品金价站上1200元/克的历史新高,但金光闪闪的背后,黄金首饰市场正经历一场寒潮。
国际金价突破每盎司4200美元,国内饰品金价站上1200元每克,创下自1979年以来最强劲涨势。
与投资金条、金币销量同比增长23.69%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5年上半年,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滑26%。
这场“投资热、消费冷”的分化大戏,正在重塑整个黄金行业。
中国黄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682.730吨,同比下降7.95%。
黄金首饰消费量270.036吨,同比下降32.50%——这一跌幅尤为醒目。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条及金币消费量达352.116吨,同比增长24.55%。
不同品类黄金产品的表现差异明显。
轻克重、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仍保持较强市场吸引力,销售情况较好。金条需求仍然旺盛,地缘冲突加剧与经济不确定性使得黄金避险保值的功能进一步凸显。
十月,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国内饰品金价站上1200元每克,创下自1979年以来最强劲涨势。
金价暴涨直接拉高了消费门槛。一条30克的金链从2024年的2万元涨至2025年的超3万元。
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仅5.4%。
价格与收入形成的“剪刀差”直接抑制了普通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小克重饰品或直接购买投资金条。
随着金价持续上涨,传统按克计价模式逐渐式微,头部品牌纷纷转向 “一口价”策略。
潮宏基、周大福等品牌一口价产品占比均有所提升。
老铺黄金采用的计价模式与传统金店“大盘金价 工费”不同,其采用 “一口价 定期调价”的策略,大概每年进行两次到三次的调价。
10月17日,老铺黄金发布调价预告称,公司将于10月26日进行产品价格调整。这是老铺黄金年内第三次调价。
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了对黄金交易按照投资性和非投资性用途实施差异化税收管理。
这一政策对黄金饰品上市公司而言,后续销售金饰品的税务成本可能有所增加。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副秘书长梁永慧表示,通过交易所购入非投资性黄金的零售商,进项税额扣除率从13%降至6%,这其中7%的税差将增加此类企业的税负。
预计黄金零售企业或将通过提价的方式,进行税负转嫁,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黄金首饰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面对市场变化,黄金珠宝品牌纷纷加速转型。
产品设计方面加强创新,向国潮、古法等方向靠拢。
老凤祥表示,该公司将密切关注消费者消费习惯和偏好的变化,牢牢把握国潮新品增长点,通过对消费者需求、偏好、习惯变化的研究,深挖品牌文化内涵。
周大福的定价产品零售值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5.8%迅速上升至19.8%,进一步支持集团盈利的韧性。
为应对金价上涨所带来的克重购买力下降的问题,市场参与者持续推广克重更轻的各类产品。
这些产品通常按件计价,为零售商创造了更高的利润,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独特而新颖的设计与更易承担的价格。
在整体行业逆风的环境中,老铺黄金却实现了逆势增长。
2025年上半年,老铺黄金销售业绩同比激增249%,净利润增长291%。
老铺黄金被称为“黄金界爱马仕”,其超过八成门店开设在一、二线城市的高端购物中心。
在北京SKP、上海国金中心等核心商圈实现单店月均销售额超3000万元的业绩标杆。
最新财报显示,老铺黄金消费者与LV、爱马仕、卡地亚、宝格丽等国际奢侈品牌的客群重合度高达77.3%。
其客户群已高度趋近奢侈品消费者画像。
世界黄金协会认为,金饰消费下半年或仍将继续面临消费者信心低迷和金价高企的压力。
金饰行业的持续整合趋势亦需重点关注,可能会持续抑制上游需求。
尽管如此,季节性改善及潜在的货币或财政政策支持有望提供一定支撑。
黄金投资需求下半年或保持强劲。
潜在的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风险仍存,叠加国内增长不确定性共同催生出的投资者避险需求,有望继续利好金条与金币投资。
金价飙升正重塑黄金消费行为与市场格局。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小克重、高附加值的首饰产品或直接转向投资金条,而高端黄金品牌却凭借其独特的奢侈品玩法实现了逆势增长。
零售企业利润承压,行业加速从“卖材料”向“卖设计 服务”转型。
未来,黄金产业的竞争将围绕资源开发效率、消费场景创新及金融市场深化展开。
热点观察家
财智密码
财经领域爱好者
45379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