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信证券“3万亿”成笑话!茅台跌回1700元,900天库存压垮经销商
创始人
2025-11-11 08:15:01
0

大家好,今天犀哥这篇财经评论,主要来聊聊最近彻底“凉透”的白酒行业。曾经被捧上神坛的白酒,为啥突然就不行了?未来还有没有翻身的可能性?

白酒行业的发展

首先第一个问题,白酒行业是真的不行了,还是暂时的波动?答案很明确,是真的陷入了系统性困境,不是某款酒、某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从根上出了毛病。

咱们先从最直观的价格说起,曾经让大家抢破头的茅台25年飞天,6月份批发价跌破2000元后就没回头,现在直接干到1700元以下,比经销商拿货价还低。

现在买茅台哪还用熬夜抢购、托关系预定?打开任意一个电商平台,1800元左右就能直接下单,现货送到家。

这种场景放在几年前,简直不敢想象,毕竟那时候的茅台可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的硬通货,如今彻底沦为“随手可及”的普通商品。

而且这不是高端酒的个别现象,整个白酒市场都在价格崩盘,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60%的酒企都出现了“价格倒挂”,也就是卖价比批发价还低,800元到1500元这个中端价位段,更是重灾区。

对经销商来说,这就是“卖一瓶亏一瓶”的节奏,不少人扛不住资金压力,资金链已经断裂,只能硬撑着。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直接,白酒板块现在成了A股的“拖油瓶”,在大盘突破4000点的行情里,大部分板块都在涨,唯独白酒板块不涨反跌,跟房地产板块凑成了“难兄难弟”。

作为行业龙头的贵州茅台,2021年被中信证券吹得天花乱坠,研报标题直接喊“3万亿从头越”,说2000多元的股价只是起点,市值要冲3万亿。

结果呢?研报发布8天后,茅台股价冲到2600元的高点,之后就开启了“自由落体”模式,四年时间跌了超过40%,市值被宁德时代反超,股价甚至要被寒武纪赶超。

这还算是白酒板块里的“优等生”,其他酒企更惨,泸州老窖股价直接腰斩,洋河股份酒鬼酒跌幅都超过60%,整个板块一片狼藉。

如果说股价是预期,那业绩就是实打实的基本面。刚披露的三季度报告,把白酒行业的惨状摆得明明白白。

20家上市酒企里,几乎全部都是负增长,只有茅台和汾酒勉强实现微增,洋河股份、酒鬼酒、水井坊的营收下滑超30%,其中酒鬼酒和洋河股份更是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三成,跌得停不下来。

舍得酒业古井贡酒今世缘伊力特、口子窖这些品牌,不管是走高端路线还是亲民路线,营收下滑幅度都超过10%。

要知道,这可是曾经毛利率普遍超过70%、被无数人羡慕“躺着赚钱”的行业,现在却沦落到“尸横遍野”的地步,说出来都让人唏嘘。

为什么之前的“香饽饽”现在没人要了?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为啥曾经的“香饽饽”突然就没人要了?核心原因就两个:一是把白酒玩成了“理财产品”,金融属性盖过了饮用本质。

二是跟不上时代了,被新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抛弃了,这两个问题凑到一起,行业不垮才怪。

先说说这个金融属性,上一轮塑化剂危机之后,白酒行业不仅没吸取教训,反而走上了“封神之路”,从2016年到2024年,20家上市酒企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价格更是涨得离谱。

20年前,一瓶小糊涂仙30元,泸州老窖40元,茅台也才300多元,现在这些酒的价格直接涨了10倍,一瓶茅台的钱,够普通人打工十几天。

这高溢价是怎么来的?难道是粮食涨价了?还是人工成本翻倍了?显然都不是,说白了就是厂家和经销商联手搞的“饥饿营销”:厂家故意限量,然后提价;经销商拿货后不往外卖,捂着囤着,制造“一瓶难求”的假象,让大家觉得“酒越陈越贵”,纷纷跟风囤酒。

再说说第二个问题,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的变化,白酒行业之所以能火这么多年,其实是跟基建、地产这些需要“搞关系”的产业绑在一起的。

以前,商务宴请、人情往来,都离不开推杯换盏,白酒成了身份的象征,“揣着华子、拎着茅子”就是高端社交的标配。

那段时间,茅台的股价甚至成了基建行业的“晴雨表”,螺纹钢、玻璃、水泥这些建材的价格走势,都跟茅台股价差不多,投资者跟着白酒炒基建,跟着基建炒白酒,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循环。

因为基建、地产行业需要白酒来维系关系,白酒需要这些行业来创造消费场景,互相依赖,缺一不可。

但时代变了,基建节奏放缓,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那些曾经的“核心消费群体”要么隐退了,要么开始勤俭节约了,商务宴请的场景大幅减少,更重要的是,90后、00后开始成为消费主力,这些年轻人根本不吃“敬酒罚酒”那一套。

在他们眼里,白酒承载的全是陈旧的规矩和权力的规训,什么座次排序、先喝三杯暖场,都让他们觉得压抑。

年轻人不是不喝酒,甚至喝得更频繁,但他们喜欢的是更轻盈、更自由的微醺方式,比如喝果酒、啤酒,或者小聚时喝两杯低度酒,而不是在酒桌上被“绑架”着喝酒。

这两个问题一叠加,白酒行业就陷入了死循环:真实需求没了,囤酒的人见价格跌了也开始抛售,导致价格越跌越狠。

价格跌了,经销商不敢拿货,企业业绩下滑,库存越积越多,现在整个行业的平均库存去化周期已经达到900多天,相当于两年半的时间才能把库存卖完,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更要命的是,消费群体还在断层。50后、60后慢慢老去,70后、80后因为健康原因也开始少喝酒,90后、00后又不买账,白酒的消费基础正在一点点萎缩。

以前总说“酒文化源远流长”,但文化也得跟着时代走,总不能指望年轻人为了“传统文化”,就忍受那些让人不舒服的酒桌规矩吧?

白酒行业还能东山再起吗?

那白酒行业还有救吗?能不能东山再起?说实话,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关键在于能不能放下身段,回归本质,而不是继续抱着以前的老套路不放。

首先要赶紧剥离金融属性,把白酒变回“用来喝的酒”,别再搞什么限量提价、饥饿营销了,消费者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企业应该把精力放在提升品质、优化口感上,让消费者觉得这酒值这个价,是因为好喝、有文化内涵,而不是因为能涨价、能保值,那些还在想着靠炒作赚钱的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第二条,讨好年轻人,适配新的消费场景,白酒企业不能再守着“商务宴请”这一个场景了,得主动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比如推出小瓶装、低度化的产品,适合单人自饮或者朋友小聚;搞点国潮联名,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做营销;甚至可以开发白酒调饮的配方,打破“白酒只能纯饮”的刻板印象

其实说到底,白酒行业的危机,也是一次“刮骨疗毒”的机会,以前太顺了,顺得忘了自己本来是做什么的,现在摔了个大跟头,正好可以好好反思一下,一瓶酒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口感、是文化、是陪伴,而不是投机炒作的工具。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酒价回归理性是好事,不用再为虚高的溢价买单,对于行业来说,这或许是告别浮躁、回归初心的开始。

至于这场寒冬会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能跟上时代、尊重消费者的品牌,终将熬过寒冬;而那些固守老套路、不肯改变的,只能被时代淘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你知道吗,40多岁失业了也别慌,真的不用天天愁眉苦脸。我跟你讲啊,这年纪做什么都不算晚,关键是找对行...
【机构调研记录】长盛基金调研百...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1月10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长盛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武汉一博士生在校溺亡”,警方... 武汉市洪山区公安分局11月10日通报: 11月7日下午3时许,接群众报警称,冯某某(男,27岁,华中...
原创 美... 前置仓生鲜赛道的竞争日趋激烈,小象超市近期发起的一波全国攻势,已让传统商超感到痛苦,在前置仓的大市场...
1499元抢飞天?名酒的双11... “滴滴保真、瓶瓶正品、全平台最低价......”、“一分钱不赚,只为求关注,抢到就赚到”,今年“双1...
巴菲特“交棒”股东信:将“归于... 当地时间周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官网发布首席执行官(CEO)巴菲特(Warren Buffett)...
39只新基金来袭 公募发行连续... 11月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的回暖势头仍在持续。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按认购起始日统计,2025年11月10...
AI新浪潮下,产业互联网正打开... 当消费互联网的脚步渐行渐远,产业互联网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玩家们的新关注。尽管如此,在互联网依然还如日...
原创 中... 大家好,今天犀哥这篇财经评论,主要来聊聊最近彻底“凉透”的白酒行业。曾经被捧上神坛的白酒,为啥突然就...
巴菲特谢幕信:已捐出13亿美元... 每经编辑|毕陆名 美东时间11月10日周一公布的感恩节公开信显示,95岁高龄的“股神”巴菲特在为他...
新消费时代的两条发展主线 来源:市值观察 文丨泰罗 11月10日,消费板块重返舞台,中国中免、珠免集团、舍得酒业、酒鬼酒、泸...
原创 又... 上个月我去银行办理业务,排队时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小赵。寒暄几句后,他压低声音问我:"现在通货膨...
记者调查|“青云租”被曝兑付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 近日,手机租赁平台“青云租”被质疑爆雷,10月16日,该平台还通过...
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0日南向资金减持254.8万股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近5个交易日中...
孙东旭也走了!俞敏洪为什么学不... 作者 | 蓝血创作组 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 近日,东方甄选高管孙东旭的正式辞职...
国泰海通香港子公司成功发行5亿... 11月3日,国泰海通香港子公司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国泰君安金控”)成功定价发行7年期38...
量化投资是一场与市场有效性的持... 博道基金/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在中国公募基金市场,量化投资已从曾经的“小众策略”崛起为不可...
美国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加剧航... 当地时间11月9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 报告显示,当日,美国超过15个空中交通管制中心报告...
紫牛热点|绝味鸭脖标价方式遭吐... 近日,一则“绝味鸭脖以为89元一斤实际是半斤”的话题引发关注。有网友爆料,自己看到店内鸭舌标价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