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旭也走了!俞敏洪为什么学不了任正非?
创始人
2025-11-11 03:29:47
0

作者 | 蓝血创作组

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

近日,东方甄选高管孙东旭的正式辞职,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于一个长期困扰新东方系企业的问题:俞敏洪为何留不住牛人?从早期的“新东方三驾马车”徐小平、王强,到后来的罗永浩、陈向东,再到近期的董宇辉、孙东旭,新东方系的人才流失名单可谓星光熠熠 。这与另一家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华为历经风雨,其核心高管团队如余承东、徐直军、郭平等人却能保持基本稳定,人才济济。

这种鲜明的反差,并非简单的个人选择差异,而是其背后两位创始人——俞敏洪和任正非——在性格特质、管理哲学和组织建设上的根本性差异所致。

01

性格底色与领导力风格的对撞

人治与法治的张力

企业家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底色和管理风格。俞敏洪与任正非,两位杰出的企业家,其性格底色与领导力风格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1. 俞敏洪:温情脉脉的“大家长”与“人治”的局限

俞敏洪的性格底色是理想主义的文人气质,他温和、重情义,拥有极强的个人魅力和感染力。他的领导风格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更像是一位“大家长”或“兄长”。

在管理上,俞敏洪强调“用人所长,容忍所短”,注重情感投入和个人成长。这种风格在企业初创期,能够迅速凝聚人心,形成“兄弟连”式的战斗集体。然而,当企业发展壮大,尤其是出现董宇辉这类拥有巨大个人IP的“超级牛人”时,这种基于情感维系的“人治”模式便暴露出其局限性:

•情感维系的脆弱性:情感是双向的,一旦情感账户透支或个人发展诉求无法满足,情感纽带极易断裂。

•制度的缺位:面对明星员工的巨大影响力,俞敏洪有时不得不采取一种“讨好型”的管理方式,试图以个人魅力和情感来“摆平”矛盾,而非通过一套公正、透明、可预期的制度来解决问题。这使得公司在处理核心人才的价值分配和权力分配时,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2. 任正非:危机驱动的“统帅”与“法治”的基石

任正非则展现出军人作风和强烈的危机意识。他的领导风格是“法治”与“铁腕”的结合,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强调集体奋斗和理性管理 。

任正非深知,“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他将个人意志转化为组织意志,通过《华为基本法》这一纲领性文件,为华为的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石。

•理性与非人格化:任正非认为,“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的管理能力才是”。他将对人才的关注点从“人”转移到“管理能力”和“制度”上,实现了管理的“非人格化”。

•集体主义与奋斗者文化:华为强调“狼性”文化和“奋斗者”文化,将个人英雄主义融入到集体奋斗的洪流中。任正非是统帅,但华为的成功是集体智慧和制度的胜利。

02

核心管理方法对比

授权、分配与文化的差异

两位企业家在授权机制、价值分配和企业文化上的差异,直接解释了人才聚散的不同结果。

1. 授权机制:基于信任的“放权” vs. 制度化的“分权”

俞敏洪的“放权”更多是“我信任你,所以让你做”,这种授权是脆弱的、可逆的。而任正非的“分权”是“制度规定,在这个流程节点上,你拥有决策权”,这种授权是稳定的、制度化的。华为的轮值CEO制度,本质上就是一种权力“非人格化”的极致体现,它确保了公司的战略方向不会因某一个人的去留而动摇。

2. 价值分配:短期激励 vs. 长期利益共同体

价值分配是留住人才的“硬核”手段。

俞敏洪在价值分配上,早期通过股权和高薪吸引了合伙人,但随着企业发展,缺乏一套能持续、系统地解决“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机制。当明星员工(如董宇辉)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时,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价值,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分配机制的不透明和不系统,是引发人才矛盾和流失的直接导火索。

任正非则通过“财散人聚”的哲学,构建了“利益共同体”。

“奋斗的目的是为了过幸福的生活,但我们不能像资本家那样,把所有的利润都装进自己的口袋。我们要把利益分给员工,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长。”

华为的价值分配体系是其人才稳定的核心。它通过虚拟受限股等机制,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深度绑定,实现了“按劳分配要充分拉开差距”,以奋斗者为本。这种机制确保了:

高回报:奋斗者能获得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回报。

长期性:员工的财富增长与公司长期价值增长挂钩,降低了短期套现离职的动机。

公平性:价值分配的依据是能力、责任、贡献和工作态度,而非个人关系或创始人偏好。

3. 企业文化:温情“家”文化 vs. 铁血“奋斗者”文化

新东方的“家”文化,强调温情、兄弟情谊,容易让人产生归属感,但也容易滋生“惰性”和“平均主义”。这种文化在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时,缺乏足够的“铁血”和“自我批判”精神。

华为的“奋斗者”文化,则是一种目标驱动、危机驱动的文化。它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这种文化筛选出最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狼”,并给予他们最丰厚的回报。它要求员工不断“自我批判”,保持组织的活力和竞争力。

03

制度的“非人格化”是留住牛人的关键

俞敏洪留不住牛人,任正非能稳定人才,其根本差异在于管理制度的“非人格化”程度。

俞敏洪的困境在于“非人格化”不足。他的管理高度依赖个人魅力和情感,企业文化是“俞敏洪的新东方”。当牛人成长到一定阶段,其个人能力和影响力足以支撑其独立发展时,他们发现新东方/东方甄选的平台,无法提供一个能超越创始人、系统化、长期化的人才激励和权力分配机制。牛人离开,不是因为俞敏洪不好,而是因为平台的天花板就是俞敏洪的个人边界。

任正非的成功在于“非人格化”的成功。他通过《华为基本法》和一系列制度,将企业从“任正非的华为”转变为“制度的华为”。他构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让牛人留下的理由不再是“为了任正非”,而是“为了共同的事业和巨大的回报”。华为的平台,是一个能让牛人充分授权、合理分配、实现自我价值的“制度化”平台。

04

对其他企业家的启发与借鉴

俞敏洪与任正非的管理实践,为所有企业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1. 从“人治”到“法治”

创始人魅力是企业起步的“燃料”,但制度才是企业长青的“发动机”。企业家必须将个人意志转化为组织意志,通过制度来规范权力、分配利益、激励人才。制度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企业的天花板。

2. 用科学的价值分配实现“财散人聚”

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价值分配机制的竞争。企业家必须设计一套科学、长期、有竞争力的价值分配机制,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深度绑定。

“我们要让奋斗者分享到公司成长的红利,只有‘财散’,才能‘人聚’。”

3. 权力“非人格化”

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授权和接班人制度,避免企业成为创始人个人意志的延伸。华为的轮值CEO制度,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其核心思想——权力制衡、集体决策、有序传承——值得所有企业学习。让权力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

4. 用制度固化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口号,而是制度的体现。温情的“家”文化需要用铁血的制度来保障其效率;铁血的“奋斗者”文化需要用丰厚的回报来保障其可持续性。用制度固化文化,用文化引导制度的执行,才能形成强大的组织合力。

05

结 语

俞敏洪与任正非的管理哲学,代表了中国企业发展中“人治”与“法治”的两种典型路径。俞敏洪的温情与情怀,成就了新东方早期的辉煌,却也成为其留不住牛人的“甜蜜的负担”;任正非的理性与制度,构建了华为坚不可摧的组织长城,实现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兵”却始终是华为的“奋斗者”。

对于所有志在长远的企业家而言,任正非的实践证明:只有超越创始人个人边界的制度,才能承载牛人无限的雄心。情感可以吸引人才,但只有科学的制度和公平的分配,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孙东旭也走了!俞敏洪为什么学不... 作者 | 蓝血创作组 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 近日,东方甄选高管孙东旭的正式辞职...
国泰海通香港子公司成功发行5亿... 11月3日,国泰海通香港子公司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国泰君安金控”)成功定价发行7年期38...
量化投资是一场与市场有效性的持... 博道基金/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在中国公募基金市场,量化投资已从曾经的“小众策略”崛起为不可...
美国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加剧航... 当地时间11月9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 报告显示,当日,美国超过15个空中交通管制中心报告...
紫牛热点|绝味鸭脖标价方式遭吐... 近日,一则“绝味鸭脖以为89元一斤实际是半斤”的话题引发关注。有网友爆料,自己看到店内鸭舌标价89元...
多家A股存储模组厂回应原厂涨价... 红星资本局11月10日消息,存储市场继续上演涨价潮。据财联社,闪存原厂闪迪(SanDisk)11月大...
“智联全球 玻动未来”!这个大... 11月7日上午,2025年低碳无机非金属材料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会议暨第二届玻璃产业发展大会在蚌开幕。...
【锋行链盟】港交所买壳上市和借... 在港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买壳上市”与“借壳上市”均是企业实现间接上市的常见方式,但二者在核心逻...
广州经营主体总量突破420万户...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袁东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NO.1广州经营主体总量突破...
业绩滑铁卢、高管大出走,“二代... 珀莱雅将港股上市提上了日程。 近日,珀莱雅递交招股书,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成立二十余年来,这家发迹于...
从60后到00后,黄酒如何走出... 现实中人人都知道,喝酒对身体弊多利少。回望历史,为什么在每个朝代、各个时期,美酒总是和人类“生生相息...
践行“资管工业化” 中欧基金多... 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 陈书玉 2025年以来,“固收+”产品如潮水般涌入大众视野,迅速崛起为资产管理行...
原创 普... 在很多人心里面,黄金拥有无上地位。 至少一两年前还是这样。 这两年穷困潦倒,想要了解自己为什么如此菜...
工商银行宿迁分行持续优化现金服... 为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与普惠性,近期,工商银行宿迁分行(以下简...
申请3天就获批!A股1300亿... 每经编辑|黄胜 11月10日晚,ST华通(002602.SZ)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将于2025年1...
巴菲特:今日发最后股东信,年底... 【95岁“股神”巴菲特今日将发最后一封致股东信】11月10日,95岁的“股神”巴菲特今年5月宣布年底...
贵阳银行:“贵银优1”优先股派... 来源:金融一线 11月10日金融一线消息,贵阳银行发布优先股股息派发实施公告,明确其优先股“贵银优1...
股票行情快报:美农生物(3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0日收盘,美农生物(301156)报收于19.31元,上涨2.0...
浙商证券:董事长吴承根到龄退休...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11月10日,浙商证券公告称,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吴承根的书面辞职报告,吴...
“One Hitachi” 日... 11月5日至10日,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简称“日立”)携手在华各集团公司联合参展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