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观察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2025年券商三季报披露收官,行业整体业绩的爆发式增长与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资本市场焦点。在50家上市券商全部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行业热潮中,东吴证券以四大业务全面飘红、净利润同比激增60%的亮眼成绩脱颖而出。而在业绩创新高的同时,这家中型券商抛出的董责险投保计划,更折射出监管趋严背景下券商行业风险管理的新趋势。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东吴证券营收规模达到72.74亿元,同比增幅35.45%;归母净利润飙升至29.35亿元,创下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截至9月末,公司总资产突破2100亿元大关,较上年末增长22.02%,整体经营规模实现稳步扩张。在业务板块的表现上,东吴证券呈现出罕见的全面增长态势,经纪、投行、资管、自营四大核心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9.35%、16.13%、22.73%和45.96%,成为A股市场仅有的10家四大业务齐涨的上市券商之一。
细分来看,东吴证券的资管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在50家上市券商中仅有14家实现资管业务增长的背景下,该公司以22.73%的增幅位列行业第六,仅次于中金公司等头部机构。而在特色业务领域,东吴证券的优势更为显著,北交所业务连续三年保荐上市企业数量稳居行业前三,累计保荐企业达15家,目前仍有8家在审项目;公司债(含企业债)承销规模年内突破1000亿元,各类主题债券承销规模超120亿元,在北交所业务和债券承销两大赛道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其研究业务稳居行业前十,成为支撑公司整体发展的重要支柱。
与亮眼业绩一同公布的,是东吴证券为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投保责任保险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本次参保对象涵盖董事长范力、总裁薛臻等24名核心管理层成员,包括副总裁、首席风险官、独立董事等关键岗位人员。据公司相关人士透露,此次投保预估年保费仅数十万元,对年盈利近30亿元的东吴证券而言压力极小,但能为高管履职提供有效风险保障。
“当前监管环境日趋严格,董监高的管理责任显著加重,即便未直接参与违规行为,也可能承担连带责任。”东吴证券相关负责人解释道,投保董责险的核心目的是为管理层履职解除后顾之忧,激励高管团队更积极地发挥专业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司已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和监事,本次参保人员中未包含监事群体,相关投保事宜将在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由董事会转授权经营管理层具体落实。
从行业视角来看,东吴证券的这一举措具有鲜明的示范意义。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内,整个券商行业仅有浙商证券、红塔证券两家机构为高管投保董责险,其中浙商证券自2021年起持续投保,2025年续保的责任限额达1亿元,年保费不超过50万元;红塔证券则以三年240万元的总保费为一届董事会提供保障。相比之下,多数券商尚未启动全面投保,仅将相关事项写入公司章程,或专为独立董事制定投保制度,9月以来已有中银证券、长城证券等7家券商完善了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民指出,东吴证券的投保行为契合了A股市场董责险投保率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新公司法正式确立董责险的法律地位,上市公司对这一风险保障工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董责险不仅能降低管理层的履职风险、助力企业挽留优秀人才,还能通过保险人的外部监督抑制违规行为,同时为投资者提供赔偿资金保障,在完善公司治理、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方面发挥多重作用。
在行业业绩全面向好的背景下,东吴证券的“业绩+保障”双轮驱动策略颇具代表性。2025年前三季度,50家上市券商中已有5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0%,15家增速超100%,30家增速超60%,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券商面临的业务机遇与合规风险同步增加,董责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有望成为更多券商的选择。
东吴证券董事长范力在2026年度策略峰会上表示,公司将坚持稳健经营与开拓创新并重,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在业绩稳步增长、核心业务优势凸显的基础上,通过投保董责险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不仅能为公司长远发展筑牢安全防线,也为行业探索合规经营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平衡提供了有益借鉴。随着更多券商开始重视管理层履职保障,董责险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成为资本市场生态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