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财长放话:一旦中国在稀土上“出尔反尔”,美国将随时准备动手
创始人
2025-11-10 03:57:30
0

前言

最近,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讲话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尤其是在涉及中国稀土出口的问题上。

他不仅直言如果中国在稀土政策上变卦,美方将做好随时加征关税的准备,还一再强调美方不能再依赖一个稀土来源。

那这一番言辞真能给中国带来威胁吗?美方的“强硬”态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是说,美国自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

美方稀土依赖与无法“脱钩”的尴尬处境

稀土,是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在芯片制造、新能源、军事科技等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对于美国而言,稀土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然而,美国自身的稀土资源虽然丰富,但在稀土的提炼、分离、加工等环节,仍然严重依赖中国的技术和产能。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稀土的供应已经逐渐掌握在中国手中。中国在稀土的冶炼、提纯方面的技术优势,使得中国不仅拥有全球超过70%的稀土储量,更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地位。

美国虽然在这几年的努力中试图通过开发国内的稀土产业链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其进展缓慢,现阶段的技术瓶颈、资金投入、环保压力等问题使得短期内很难构建出一个独立且稳定的供应链。

贝森特所说的“12到24个月建立自主稀土产业链”,事实上更多的是一种期望而非现实。

美国确实有些稀土矿山正在运营,例如位于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山,但这些资源的开采、处理以及加工环节,依旧无法完全摆脱中国技术的依赖。

美国的稀土产业虽然有了发展计划和政策支持,但从矿山的开采到加工和提纯,需要整合大量的技术和设备,而这些并非短期能解决的难题。

贝森特明知道这一点,但他并没有在公众面前承认这一困境,反而选择了通过强硬言辞来显示美方的决心。

此举显然是在对国内政治和制造业压力作出回应,试图通过言辞强化美国“脱钩”的决心。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美国不仅无法迅速脱离中国稀土供应的依赖,反而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稳定性,导致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动摇。

美方内部分歧加剧

财政部向来是美方政策调控的“重量级部门”,其言辞通常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财政部在这一问题上的高调表态,却与美方其他部门的实际行动形成了鲜明对比。

商务部倾向于维护已经达成的协议,强调稳定和合作,避免频繁更改政策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而外交部则强调要理性稳定,防止过度的压力使得中美关系恶化;安全部门则坚持战略性资源控制,呼吁加快“独立建链”的步伐。

这一系列内部的立场不统一,导致了美方在对外发声时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财政部的强硬表态让人质疑,美方究竟是想通过“软威胁”加强谈判筹码,还是已经准备好动手?无论是向中国施压还是通过拉盟友重建供应链,美方都需要应对内部不同意见的挑战。

这些不同声音不仅让外界难以判断美方的真正意图,也让市场和产业界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更为关键的是,美方的“政策变脸”让本已紧张的合作局势更加扑朔迷离。美方与中方在去年达成的协议中,双方已经就稀土出口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中方同意延后稀土管制新规,美方也承诺放缓对中国部分商品的审查。然而,仅仅过了几天,美方就开始对外发出警告,意味着这份共识未能完全平息双方的分歧。

这种做法实际上折射出美国对中国资源的高度依赖以及在面临国内经济压力时,如何通过对外施压来寻求一丝突破的焦虑。

美国国内面临的经济放缓、制造业困境、通货膨胀等问题,迫使财政部释放强硬信号,试图通过增强政策的“控制感”来提升美方的谈判优势。但现实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让美国无法简单通过威胁来改变局面。

中方的冷静应对

面对美方的言辞变化和不稳定的政策,许多人或许会问:这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将陷入更深的对立?然而,观察中方的立场和策略,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始终保持着冷静与理性的态度。

中方在面对美方的威胁时,始终坚持“不主动挑起事端”的原则。对于稀土管制这一问题,中方并未急于采取极端手段,而是选择将原定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推迟一年,以稳定市场和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并不急于和美方对抗,而是通过延后政策来给双方更多的谈判空间和缓冲时间。这种灵活的应对方式反映出中国在中美博弈中的策略智慧——既不失去主动权,也不轻易让步。

而且,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和产业链的完整性,给了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强大的底气。

中国不仅是稀土的重要生产国,也是全球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制造基地。无论是芯片制造、光伏产业,还是新能源汽车,都离不开稀土资源。

美方想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并非易事。而即便美国通过拉拢盟友建立所谓的“稀土联盟”,这些国家的技术、产能和环保压力等问题,也让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参与度受到极大限制。

再者,中国在处理这类国际争端时,始终坚守着合作与共赢的原则。中方一直强调,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一方的单方面施压来获得利益。

这也是中国对美方一再变脸的外交策略的回应。中国既不希望与美国发生冲突,也不容忍任何一方试图破坏合作共识和信任基础。

从长期来看,中美在稀土问题上的博弈将不会轻易结束。美国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而中国则将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关键作用。

对于美国来说,要想实现“脱钩”,不仅要解决技术和产能的问题,还需要在全球政治和经济环境中,寻找到一个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

结语

如今,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复杂的博弈阶段,稀土问题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美方的强硬言辞和频繁变动的政策,表明美国不仅难以摆脱对中国资源的依赖,而且在与中国的博弈中深陷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中国则保持冷静,以灵活的外交策略和稳健的产业布局,稳住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信证券:尽量选择ROE底部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信证券:尽量选择ROE底部向上趋势性抬升的品种 2025-11-09 18...
原创 特... 一场静悄悄的黄金大迁徙正在颠覆全球金融秩序。 伦敦飞往纽约的航班货舱里,金条堆积如山。 英格兰银行的...
原创 白... 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的白酒补贴力度空前。 拼多多百亿补贴专区的第三方店铺中,邀请2人拼单后,53...
原创 A... 2025年美国职场,百万打工人被AI抢饭碗,科技大厂却赚得盆满钵满,甚至就连卡内基梅隆大学的CS研究...
股市必读:德赛西威(00292... 截至2025年11月7日收盘,德赛西威(002920)报收于115.2元,下跌1.1%,换手率0.9...
原创 美... 前言 最近,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讲话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尤其是在涉及中国稀土出口的问题上。 他不仅直...
方正科技:11月7日召开董事会... 每经AI快讯,方正科技(SH 600601,收盘价:11.86元)11月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十...
原创 特... 咱们聊点全球大事件背后的真相,由特朗普在第二届任期内亲手点燃的全球关税战。 这场看似“中美之间的对抗...
第八届进博会|在消费品展区体验...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消费品展区以“更高品质、更好生活”为主题。展区内服饰、日化、家居、文体等消费...
进博观察:进口酒商押宝低度无醇... 来源:新京报 把直播间搭进进博展馆,将进博展台作为首发现场,借国际展会寻找突围机遇,是今年进博酒商的...
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浩宇北京买楼... 文/徐培琪 11月4日,京东司法拍卖平台显示,位于北京国贸核心地段的世贸大厦以22.54亿元的底价成...
原创 美... 欢迎来到本期“未央观点”深度观察专栏。今天这篇文章带你看懂一场正在悄悄改变全球金融格局的大风暴:今年...
原创 中... 在全球都高喊着碳中和,电动车满地跑的今天,一件看似不合常理的事情正在发生。作为全世界新能源领域的绝对...
国金宏观:从各国出口透视美国需...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雪涛宏观笔记 分化的进口需求,承压的未来出口。 文:国金宏观宋雪涛/联系人孙...
当茅台剥去金融属性,囤积的人慌... 10月28日,茅台散瓶批发价首次跌破1700元,跌至1690元/瓶,较年初2200元的高位暴跌超过2...
重磅!两大央企战略合作!对下属... 两大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称“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下称“中国电子”)曝出重磅战略合...
“1瓶起定”,定制白酒春风又吹 作者|酒high 子煜 定制白酒的风今年刮得格外大。 今年秋糖,不少酒厂推出低门槛乃至“零门槛”定...
电商博弈2.0,酒企再打渠道保... 作者|酒high 子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双十一”主战场的发令枪尚未正式打响,渠道已经狼烟...
第三次中瑞部级金融会议在瑞士伯... 来源:格隆汇APP 格隆汇11月9日|2025年11月7日,第三次中瑞部级金融会议在瑞士伯尔尼举行。...
原创 混... 前言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的动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半导体、稀土等关键领域,地缘政治的摩擦正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