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培琪
11月4日,京东司法拍卖平台显示,位于北京国贸核心地段的世贸大厦以22.54亿元的底价成功卖出。
买家并未隐匿姓名。成交确认书显示,世贸大厦的新主正是江苏头部药企扬子江药业集团。
前不久,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浩宇刚在北京低调成立置业公司,释放试水地产的信号;此番豪掷超20亿元拍下世贸大厦,意味着其跨界地产迈出实质性一步。
北京地标级大厦
易主江苏药企
这次的交易标的是北京世贸大厦,卖家则是地产行业原有“豪宅教父”之称的世贸集团。曾经,世贸大厦是象征着世贸集团辉煌时刻的旗帜工程。
区位方面,北京世贸大厦地处京城“心脏”,位于国贸核心地带,长安街第一排,东临SOHO现代城,北临建国路,西临北京电视台,距离地铁1号线大望路站、10号线国贸站均不到500米,周边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涉外公寓林立,区位堪称核心商圈的黄金地段。
图源:京东司法拍卖网站
大厦本身条件也很优越。据京东拍卖,北京世贸大厦的主体由三栋紧密相连的国际5A甲级写字楼构成。项目占地7183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5.92万平方米,包括地下4层,地上24层。此外,大厦的土地证载用途为综合,可兼容多种功能业态。
2006年,世贸大厦正式建成,于2009年7月首次开业。2017年,项目进行了一轮的升级改造,重新面向市场。
不过,自2020年起,世贸大厦开始作为抵押物,被世贸集团频频抵押融资。之后,伴随世贸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其诸多债务未能及时清偿,世贸大厦被查封登记,摆上拍卖架。2025年11月4日,随着拍卖落槌,北京世贸大厦正式易主扬子江药业。
22.54亿元入手
是赚是亏?
围绕司法拍卖最常见的讨论,不仅是卖家卖得亏不亏,还有买家买得值不值。
新苏商发现,从价格考虑,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扬子江药业这笔买卖都可以算“赚了”。
先从时间纵向上看。据悉早在2015年,世贸大厦就传出整体出售的消息,当时坊间表示,世贸集团报价42亿元,但未觅得合适买家。2021年,陷入流动性危机的世贸集团再次考虑出售世贸大厦,给出的报价同样不低于40亿元,不过未能等到白衣骑士。此后,世贸大厦被放上拍卖平台,项目估值总价32.2亿元,单位建筑面积房地产平均价格为4.59万元/平方米。
11月4日,扬子江药业以22.54亿元底价竞得世贸大厦,单位建面的平均成交价格为3.21万元/平方米。这份成交价与估值总价相比,打了七折;与四年前相比,接近腰斩。
再对比周边散售的商务写字楼项目。其中距离北京世茂大厦不足一公里的项目中,万科大都会有4套房源在售,最低挂牌价格为6.72万元/平方米,最高挂牌价格为9万元/平方米;亿利生态广场有两套房源在售,均价为5.55万元/平方米;蓝堡国际中心有11套房源在售,价格在3万元/平方米至4.8万元/平方米不等……
这些数据作为背景,有媒体评价,世贸大厦3.21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无疑是“击穿地板价”。
新苏商还关注到,在市场疲软的这些年,北京世贸大厦仍保持着较好的营收状况。据“观点网”统计,2017年,北京世茂大厦实现营业额1.54亿元;2019年达到最高值,为1.72亿元;2021年至2023年,世贸大厦营业额分别为1.38亿元、1.45亿元及1.34亿元;2024年全年,北京世茂大厦实现运营收入1.32亿元;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值为0.59亿元。
价格占优的同时,资产本身也算一个“现金奶牛”,不少市场人士直呼,扬子江药业此番捡了个大便宜。
跨界“杀入”地产
仍与大健康产业布局相关
结合新苏商此前报道,扬子江药业为此次收购做了精心准备。10月23日,扬子江低调注册成立全资孙公司——北京扬子江置业有限公司。本次拍卖,扬子江药业使用的“马甲”正是北京扬子江置业。
早在10余天前北京扬子江置业成立时,市场对其就有诸多猜测。其中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浩宇近年来持续押注大健康,这一产业对商业地产、办公空间等有天然需求,因此,扬子江成立置业公司,是要布局地产物业。
眼下,这一猜测得到证实。拍卖结果公布后,有扬子江药业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扬子江药业集团此举,是其大健康产业布局的进一步提速。据其透露,集团将在北京打造集品牌发布、健康中心旗舰样板店、场景式健康消费于一体的“大健康综合服务和体验中心”,成为企业向公众、合作伙伴、媒体等展示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窗口。
新苏商梳理发现,为了推进大健康产业,扬子江药业已先后在“大本营”江苏泰州、陕西汉中建设“健康管理中心”,在上海、苏州启动生命科学产业园、长三角健康产业基地等项目。比如,其打造的长三角健康产业基地总投资10亿元,西区将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基地,东区将打造集办公、商务、科研为一体的服务型创新平台和共享式研发中心。
只是上述布局,几乎均为重资产投入。比如此次重金买下的北京世贸大厦,剩余土地使用年限已不足28年。大健康产业带来的回报,能否在短中期内实现资金回流、覆盖支出,保证集团现金流的稳定,就要看扬子江药业和徐浩宇的“后手”了。
编辑:张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