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氏三兄妹”在资本市场“大会师”。
作者|刘钦文
编辑|高远山
当医院急诊科医生为外伤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当户外探险者在急救包中备好应急防护药品,这些日常医疗与特殊场景下的 “刚需”,背后都离不开一家江西本土企业的身影——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江西生物”)。
近日,江西生物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这已是该公司在今年4月首次递交《招股书》失效后的再次冲刺。中金公司与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就在江西生物冲刺港交所之际,其背后的敬氏家族资本版图浮出水面。实控人父亲敬伟曾是“东欧系”悍将,其兄弟敬宏已掌控一家A股上市公司佳云科技,其妹敬兵亦在推动至信股份冲刺上市。三兄妹并未联手经营,却即将在资本市场“会师”。手握三家上市公司,他们是否会开创一个新的资本故事?
01
一年卖出1320万支破伤风疫苗,
三年研发开支5430万元
作为国内破伤风抗毒素领域的 “隐形冠军”,江西生物的核心产品人用破伤风抗毒素(人用 TAT),早已深度融入各类医疗防护场景。
在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创伤科、急诊科,该产品是处理开放性伤口时的常规用药;在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高性价比特性成为基础医疗防护的重要选择;甚至在野外救援、工业外伤应急处理等场景中,便携包装的人用TAT也常被纳入急救物资清单。
《招股书》显示,江西生物2024年在中国销售人用 TAT 1320万支。按2024年销量计算,江西生物的人用 TAT 在中国市场以 65.8% 的份额稳居第一,全球市场份额亦达36.6%,且连续18年保持中国市场50%以上的份额优势,几乎覆盖了国内绝大多数需要破伤风防护的核心场景。
场景端的强需求,直接转化为业绩端的增长动力。2022年至2024年,江西生物总收入从1.42亿元增长至2.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4.7%;净利润更是从2646.8万元激增至7514万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8.5%。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仍保持13%的同比增幅,达9970万元,净利润为3683.8万元,相较上年同比增加118%。
不过,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场景需求,也成为江西生物冲刺IPO的首要挑战。2022年至2024年,人用TAT贡献的营收分别为1.33亿元、1.84亿元、2.0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始终稳定在93%以上。
而其他产品如抗蝮蛇毒血清、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要么尚未商业化,要么收入占比最高仅3.4%。
为应对产品单一风险,江西生物声称正在扩大人用抗血清产品组合,包括开发蛇咬伤抗毒血清及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F(ab’)²等。
但从时间来看,江西生物目前的在研管线中,抗五步蛇毒血清预计2026年初启动I期临床试验;抗蝮蛇毒血清主要针对蛇咬伤急救场景,尚处 I 期临床阶段,预计2027年初才能申报上市;多价抗蛇毒血清则需等到2029年才提交临床研究审批。三款在研兽药产品中,仅猪脾转移因子取得注册证书,且均为非独家授权产品,并非自主研发的场景解决方案。
这背后,2022年至2024年,江西生物研发开支分别为1639.2万元、2423.1万元及1368.1万元,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骤降43.54%。
02
90后女儿掌舵,
IPO前分红1.27亿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区域生物制品龙头的股权结构与治理架构,带有鲜明的家族色彩。
《招股书》披露,江西生物现任实际控制人为敬玥,控制76.64%股份,这位出生于1990年后的年轻管理者,背后是深度参与公司运营的敬氏家族。
江西生物的历史可追溯至1969年,当时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江西分所在江西省成立。随后于1984年,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江西分所由吉安地区医疗卫生器材修配厂接管,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维修、医疗设备制造及医院床单加工。
1985年3月19日,吉安地区医疗卫生器材修配厂改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96年9月又更名为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2002年7月5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时由敬伟、姜雪夫妇最终控制。
其父亲敬伟作为家族核心成员,除主导江西生物发展外,膝下共有一子两女,其中两个女儿均已进入江西生物任职,深度参与公司业务管理,姐姐敬玥为董事长,妹妹敬瑞华于2024年11月加入江西生物并担任执行董事。
儿子敬瑞丰则未直接参与江西生物运营,而是另行掌控其他企业,形成家族成员在不同商业领域的布局。
家族关联不仅体现在人员任职层面,更渗透到公司的日常经营交易中。
《招股书》显示,江西生物在报告期内与碱泉子公司、金鹿草公司订立了多笔关联交易。
碱泉子、金鹿草主要从事家畜饲养及销售、 农作物种植及农产品销售。因江西生物需要饲养马匹用于研发和生产活动。2022年-2024年,江西生物向碱泉子购买马匹草料,购买草料所产生的金额分别为305.71万元、394.75万元、6.84万元。
与金鹿草,则是在2024年1月1日订立了一项租赁协议,以年租126.06万元的价格,向金鹿草租赁高台县南华镇义禾村的一块面积为1270亩的农 田,租期于2024年1月1日开始至2026年12月31日结束。
进一步穿透股权可见,碱泉子与金鹿草均由金家大院公司100%控股,而金家大院的股权结构中,敬玥父亲敬伟持有60%股权,弟弟敬瑞丰持有 40%股权。
更引发市场讨论的是公司的分红策略。《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江西生物分别完成分红8620万元、4080万元,两年累计分红金额达1.27亿元。
对比同期净利润可见,2023年公司全年净利润为5120万元,2024 年净利润为7514万元,这意味着2023年的分红金额已超出当年净利润3500万元,分红率高达168.36%;2024年分红率则回落至54.3%。
03
背后敬氏三兄妹,
“会师”资本市场?
虽然江西生物还在IPO的路上,但实际上,敬伟对资本市场从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古早级玩家”。
敬伟的资本运作生涯,与曾名噪一时的“东欧系”紧密交织。其核心平台“深圳东欧投资”在20世纪初崭露头角,通过控股上市公司铜城集团而声名大噪。在敬伟出任董事长期间,铜城集团股价从8元起步,于2000年一度冲高至32.08元,涨幅惊人。
彼时,“东欧系”在资本市场上多点布局,其关联的ST大洋B、金马集团等股价均有数倍涨幅。敬伟本人也在此期间身兼数职,于1999年10月出任铜城集团董事长,次年11月又执掌ST金马。
然而,“东欧系”的辉煌并未持续太久。随着2002年4月公司完成第二次改制,业务重心转向实业,以敬伟为代表的一批资本运作核心人物相继离去,该派系遂逐渐淡出资本市场视野。
敬伟在资本领域长袖善舞,而其兄弟敬宏与妹妹敬兵亦不遑多让。
敬伟、敬宏与敬兵三人,在资本市场展现出相似的敏锐度,却并未捆绑于同一平台,而是选择了分进合击的策略。最终构建起一个联系紧密、协同作战的家族财团。
敬宏的履历更为引人注目,他的名字与上世纪90年代震惊中国金融界的“327国债期货事件”紧密相连,据“东方财富网”报道,他曾是当时事件核心机构“中经开”的国债负责人。天眼查显示,敬宏曾是深圳中经信证券业务部的负责人,如今该公司已注销。
2001年,敬宏又联合其他出资方和合作伙伴成立了深圳市华润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华润丰”)。华润丰曾先后出现在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之中,如深华新、宏明电子等公司。
去年底,佳云科技(300242.SZ)实控人完成易主,根据工商资料,佳云科技原控股股东佳速网络持有的1.35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1.31%)被司法拍卖,由海南昕宇航投资有限公司竞得,成交总金额为2.62亿元。
海南昕宇航99%的股权由深圳市中经信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持有,而中经信达则由自然人敬宏持股90%。也就是说敬宏是海南昕宇航的实控人,在上述拍卖股权过户完成后,敬宏也将成为佳云科技的实际控制者。
敬兵则和自己的丈夫陈志宇,直接以及通过重庆至信投资、宁波明奥、宁波恒储等多个持股平台间接持股,合计控制了重庆至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信股份”)高达83.75%的表决权。
至信股份主营汽车冲焊件以及相关模具的开发、加工、生产和销售。主要客户包括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安福特、蔚来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零跑汽车等知名整车制造商,以及宁德时代、英纳法、伟巴斯特等知名零部件制造商。
2022年-2024年,至信股份的营业收入从20.91亿元增长至30.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52%。扣非归母净利润从5225.21万元飙升至1.8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8.02%。目前,至信股份正在上交所冲刺IPO。
也就是说,待至信股份和江西生物上市后。敬伟、敬宏与敬兵三兄妹将人手一家上市公司。你认为“敬氏三兄妹”能否再开创一个新的资本系族故事?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上一篇:致清丰县广大民营企业家的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