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怪象,一边是鳞次栉比的空置房夜幕下黯淡无光,一边却是居高不下的房价令人望而却步,开发商依旧热火朝天地建设着新的楼盘。这究竟是为何?按理说,商品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下跌,然而在房地产市场,这似乎成了失效的定律。
有人将此归咎于“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但这恐怕并非问题的核心。毕竟,真正让大量房屋空置的原因在于,房子早已不再仅仅是居住之所,而是成为了投资获利的工具。即使房屋空置,持有者依然有利可图,这种逐利心态才是刺激购房需求的关键。
正是因为有利可图,开发商才得以源源不断地建设新房,购房者的涌入进一步推高了房价。这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让真正有住房需求的刚需人群购房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资源浪费。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早已洞察到这一问题,并及时提出了“房住不炒”的政策方针。即使在疫情的冲击下,这一政策也未曾动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开发商的资金链也面临挑战,不得不放缓拿地和建设的步伐。那些囤积大量空置房,等待房价上涨的投机者,也发现房屋难以脱手,购房的热情随之消退。
当投机者不再盲目购入,开发商不再疯狂建设,楼市的供需关系也将逐渐回归理性,空置房过多的问题或许也将迎刃而解。让房屋回归居住属性,才能让房地产市场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