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出海”路在何方?补短板、铸长板,走多元化之路
创始人
2025-10-30 23:47:03
0

随着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创新高,“出海”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深度重塑、寻求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近66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519亿美元。

面对产业发展呈现的新趋势,接下来生药企业出海路在何方?

在29日下午举行的2025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开幕式上的圆桌讨论环节上,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既要找准差距补“短板”,又要巩固优势“长板”,并厚植高层次人才,推动自主创新与原创成果,合力走向国际市场。

创新药十年“生态变迁”

回顾过去十年创新药发展的“生态变迁”,上海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院长何如意认为政策与制度是最核心的驱动力。在他看来,制度与临床质量是关键。2015-2016年我国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与国际接轨,并承诺遵照国际审评标准,这一系列制度创新触发了国内外资本对中国创新药的积极投入,支持创新药企业在亏损阶段也能通过科创板等制度获得上市通道,从而极大扶持了创新药发展。

作为长期从事临床与监管工作的专家,他强调了临床试验环境的变化对出海的意义,自2015年7月之后,我国临床试验遵照国际GCP标准进行,临床试验质量可与美欧等地同轨,正是这种临床验证能力让国际大药企愿意与中国企业达成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合作。

和黄医药执行副总裁(运营负责人)崔昳昤以呋喹替尼出海为例,分享了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的战略调整和经验。她解释,早期他们曾考虑自建美国商业化团队,但在评估后认为进入商业化阶段的速度与效率至关重要,2023年公司放弃自建商业化团队,转而寻找兼容且互补的合作伙伴。她指出,BD交易时要在“兼容”前提下实现差异化,就像“嫁姑娘找对象”,需选最合适的另一方。他们最终选择了布局契合的武田制药。她强调,BD只是开始,真正的检验在于产品能否进入全球市场并实现商业化,双方都要为“最后一公里”的准入与商业化作出努力。

“大循环”与“小循环”结合

在出海路径的选择上,嘉宾也认为企业需在兼顾美国市场的同时,推进多元化布局,探索香港及东南亚等“小循环”路径。

何如意表示,美国市场回报最大,但近期美国对中国创新药的关注与担忧促使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频繁出台政策,增加了中国企业在美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的难度与成本。他建议企业要关注并提前应对美国监管政策变化。同时,要关注香港“港版FDA”的讨论与可能性:若港版审评体系独立成形,可作为让中国产品快速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通道,利用中国与东南亚相似的临床需求和有条件批准等路径,实现低成本、快速上市的战略。

国际药物信息协会(DIA)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董事总经理王彤焱也认为,在地缘政治影响下,企业在研发之初就必须有国际化战略定位。因此可以采取“大循环”与“小循环”结合的理念:在以美欧日为主的大循环之外,探讨以中东、南美及新兴市场为主导、以中国香港为枢纽构建的小循环体系,将中国批准的产品通过区域信任链覆盖更多国家。王彤焱强调建立信任的重要性,她建议通过DIA等平台加强面对面交流,帮助企业更早了解当地市场和监管要求,用专业角度阐明产品的临床价值。

睿智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瑞连对出海提出两点建议:一是Biotech“自己出海不如借船出海”,建议与大药企沟通合作,借助大企业的国际化经验与资源避坑;对大学教授创业者,他建议找优秀团队,不必亲自担任CEO。二是关注新兴市场机会,他认为,除了欧美,亚洲的东南亚、中东以及非洲等地区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中国药企可将国内难以打开的品种推向这些市场,那里对原研药的需求与支付能力提供商业机会。

作为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重要分论坛之一,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26届。共三天的会期将围绕“聚焦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共建全球创新合作生态”这一主题,举办16场专题活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在开幕式上表示,“十四五”以来,上海推出了一批政策举措,出台了《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构建了全链条支撑体系。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合作。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季度增速创十年来新低,贵州茅... 10月29日晚间,贵州茅台(600519)披露三季报。 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90.64亿元,同...
股市必读:传音控股(68803... 截至2025年10月30日收盘,传音控股(688036)报收于75.1元,下跌3.45%,换手率1....
突发!“80后”董事长刘鹏被逮... 10月30日晚,*ST创兴(SH600193)公告,公司近日收到董事长刘鹏家属通知,其收到杭州市公安...
11月1日起,免税店政策“升级... 为了进一步发挥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促进免税商品零售...
利润增长不到3%,上市券商排名...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在多年未有证...
缩短期数、调整费率!银行信用卡... 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又迎来调整。 10月30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宣布停止信...
押对“易中天”,永赢这只基金9...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达摩财经) 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三季报陆续出炉,绩优基金的重仓股也随之浮出水面...
美团密集出招:股权激励+双币发... AI资本局 石韬 10月25日 最近,美团在资本及业务层面动作频繁。 先是10月28日晚间,美团公...
飞科电器三季报营利双降,剃须刀... 来源: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 李若菡 2025年前三季度,飞科电器(603868.SH)业绩持续...
Meta第三季度净利润因特朗普... 扎克伯格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30日,脸书母公司Meta(NASDAQ: META)今天发布...
生物医药“出海”路在何方?补短... 随着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创新高,“出海”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深度重塑、寻求新发展...
股票行情快报:美芯晟(6884...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30日收盘,美芯晟(688458)报收于42.21元,上涨0.31...
10月30日神开股份(0022... 证券之星消息,沪深交易所2025年10月30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神开股份(002278)因连续...
新高!广发证券前三季度净利破百... 10月30日,广发证券披露2025年三季报。据财报,广发证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61.64亿元,同比增...
永悦科技: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约... 每经AI快讯,永悦科技(SH 603879,收盘价:6.05元)10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经第三届...
【资讯】11月1日起,免税店政... 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
人工智能板块集体调整,人工智能... 今日,机器人、电池、半导体等人工智能相关板块集体调整。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2.3%,上...
神州数码2025年度三季报:A... 10月30日晚间,神州数码(000034.SZ)发布2025年度第三季度经营业绩。 2025年前三季...
湖南江永:夜经济多点开花让消费... 连日来,湖南省江永县永明河畔晚间热闹非凡。由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的特色农产品推荐会暨非遗美食节,...
创兴资源45岁董事长涉嫌犯罪被... 10月30日,*ST创兴(600193.SH)公告,公司近日收到董事长刘鹏家属通知,其收到杭州市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