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帮主郑重,干了20年财经记者,现在专做中长线投资,每天都带着大家扒一扒市场里的真门道。今天美股算是给前一天的下跌扳回一局,纳指直接涨超200点,三大股指集体回血,但咱们别光看表面热闹,里面的门道得掰开揉碎了说。
昨天还在担心贸易局势压得市场喘不过气,今天就来个反转——特朗普说中美元首会晤已经“排上日程”,这话一出来,前一天的恐慌情绪立马退了不少,科技股带头往上冲,英伟达、亚马逊这些龙头领着纳指跑在前头。但老江湖都知道,市场从来不是单线程叙事,这边刚缓和,那边就有消息说白宫在琢磨加码软件出口限制,从笔记本到喷气发动机,只要是美国软件驱动的产品,都可能被限制出口,说白了就是“一边给颗糖,一边又磨着刀”,贸易这根弦始终没松。
再看大家最关心的财报,这可是当前牛市能不能扛住的关键。截至现在,标普500里已经发财报的公司,80%都比预期赚得多,特斯拉作为“美股七巨头”里第一个交卷的,虽说业绩有好有坏,但股价还是涨了2个多点。不过也有例外,IBM明明盈利超预期,软件收入却没惊喜,收盘反倒跌了0.85%。好在机构普遍觉得,整体盈利够强劲,短期能把股价撑住,不至于让市场一下子垮下来。
今天还有个硬消息推高了油价——美国和欧盟双双加码对俄制裁,不仅制裁俄石油公司,还禁了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布伦特和WTI原油收盘都涨超5%。这一下最慌的是印度,之前一直从俄罗斯买原油,现在制裁来了,只能转头去中东找替代货源,供应链一折腾,油价自然往上走。
但咱们做中长线的,得盯着更核心的风险——估值太高了。有分析师直言,现在美股估值已经到了百年来第二高的水平,跟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那会儿特别像。你想啊,有些公司的股价居然是按2030年、2035年的业绩来算的,这不就是当年的“套路重演”吗?历史不会一模一样,但本质上都是估值脱离基本面,咱们可不能跟着市场飘。
最后再看美联储的动向,市场现在满脑子都是“降息”。虽说周五才出9月通胀数据,核心CPI预计还是3.1%,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但大家普遍觉得,就算通胀没降下来,10月下旬会议还是会降息25个基点。毕竟官员们怕8月就业数据疲软是个信号,担心经济往下走,所以降息的预期一直托着投资者的乐观情绪。
总结下来,今天美股反弹看着热闹,但贸易的“摇摆戏”、估值的“警报声”都没停。咱们做中长线,别被单日涨跌带偏,盯着财报的真实成色、贸易的实际动向,还有估值能不能落地,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