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0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货币政策不可能对每天的蔬菜价格变化作出响应,而且响应太快也可能引发不必要波动。”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2025外滩年会首日首场外滩圆桌讨论中表示,货币政策是慢变量,需要慢处理。
这位中国央行的同龄者记得,他在担任央行行长期间,国际清算银行(BIS)曾在一次会议上专门讨论过人工智能(AI)相关模型是否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当时讨论的最终结论是,这种影响尚不明显。”周小川说,一方面,AI可以在物价和微观行为的数据收集、处理、模式识别和推理方面影响货币政策决定。但另一方面,大家也觉得货币政策基本上是慢变量,它随经济周期或经济变化而调整,这个变化不会太快。
10月23日,2025外滩年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参与首场外滩圆桌讨论,探讨金融领域的AI治理与国际合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
周小川进一步谈到,金融不稳定风险的发生一般来得非常迅速,例如美国硅谷银行、银门银行等几家银行倒闭事件的发生就非常突然。“是否可以从历史上金融稳定数据、金融机构健康性变化中,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推理预知金融不稳定的出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他说。
对于机器学习可能提供帮助的领域,周小川认为,过去金融系统依赖的是大量结构性数据,不太需要情感数据或长文本,但分析历史事件、泡沫积累、明斯基时刻(指经济长期稳定导致债务积累超过临界点,资产价格突然崩盘的转折点——记者注)的出现、事后处理及对错评估,这些需要更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处理非结构性数据、多模态信息,甚至考虑社会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传染、蔓延。“因此人工智能也开辟了很多新领域,但距离真正应用还有相当距离。”周小川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