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简称外汇局广东省分局)为南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顺利办理了广东省首笔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试点业务。这不仅开辟了广东融资租赁企业跨境融资的新通道,更以南沙为创新“试验田”,为粤港澳大湾区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政策破题,创新盘活跨境融资资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融资租赁公司通过设立特殊目的(SPV)子公司开展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租赁业务逐渐成为常见模式。但受限于净资产规模,SPV子公司往往面临外债额度不足的跨境融资困境,从而难以从境外获取资金购买飞机、船舶等高价资产。
为破解SPV子公司融资困境,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指导下,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出台了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试点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与其设立的SPV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SPV子公司在自身外债额度不足的情况下可使用母公司尚未使用的外债额度借用外债,能够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有效盘活融资租赁公司内部跨境融资资源。
两个工作日办结,“广东速度”解企业燃眉之急
“真的太及时了!”南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风表示,当公司提出相关诉求后,外汇局和银行第一时间响应,并全流程给予详细指导,帮助子公司在最短时间内成功借用了1.65亿美元外债。
据介绍,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在获悉情况后立即与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宣导,详细解读试点政策内容、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并指导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结合企业实际,设计个性化融资方案,通过“融资性保函+海外直贷”模式满足企业“低成本、高效率”的跨境融资需求。
了解到企业融资需求较为迫切,外汇局广东省分局通过“事前沟通+事中提速”方式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为南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及其两家SPV子公司高效办理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和外债登记业务,从业务受理、审核到办结全流程仅花费两个工作日。
赋能实体经济,激发航空产业新动能
据悉,飞机租赁行业具有资金密集、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性,且基本以美元计价,需相应开展美元融资。此次试点业务落地后,南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两家SPV子公司可借用外债额度上限由合计500万元人民币扩大至近25亿元人民币。这大幅缓解子公司流动性压力,也便利母公司统筹资金管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而最大程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王晓风表示,此次试点业务的落地,不仅让企业能够更加灵活、便捷地运用跨境资金,参与境内外航空资产交易,而且可及时满足航空公司对于飞机续租和二手航材购置的需求,为整合航空供应链资源供给与流转提供有力支撑。
外汇局广东省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持续跟踪试点政策效果,不断优化外汇管理与服务,推动更多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在广东落地生根,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广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
近年来,南航租赁、工银金租、交银金租等龙头租赁企业纷纷落户南沙开展业务,服务的航司品牌18个。
目前,飞机船舶租赁业务成为南沙融资租赁特色亮点。南沙已经注册超120家SPV公司,累计交付311架飞机,资产规模破千亿;累计开展109艘船舶租赁,合同金额约60亿元。南沙飞机租赁产业发展迅速,引入百架飞机的速度领跑全国,仅次于天津东疆与上海浦东,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租赁产业集聚地。同时,南沙从整机租赁扩展到了飞机资产处置,商品种类拓展到了多种航材,推动航空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
在支持区内飞机租赁企业方面,南沙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先后落地全国首单资产包跨境转让、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香港+南沙保税区”飞机跨境转租赁、广东省首单离岸租赁等,不断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同时,南沙积极争取豁免飞机、船舶租赁集中度和关联度监管指标,推动区内飞机租赁企业全部进入白名单。
(来源:南方plus)
下一篇:小红书不愿再为闲鱼作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