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与罗兰贝格联合发布《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发展研究白皮书(2025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本报告中,围绕“连锁化、下沉化、新能源、数字化”四大核心趋势,复盘了2024年行业增长逻辑,为企业提供从“规模扩张”到“效能提升”的转型方向,助力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推动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显示,2024年,汽车后市场连锁50强企业门店总数持续扩容,但不同类型、规模企业的增长节奏差异显著。分类型看,汽配供应链企业增长最为显著,门店扩张速度远超维修保养与洗车美容领域,核心驱动力来自新能源车维修对“即时配件供应”的需求激增,以及下沉市场汽配网络的快速铺设;
分规模看,超大型连锁(2000家门店以上)增速突出,大型连锁(500家~2000家门店)增速平稳,而中型连锁(200家~500家门店)增速略有放缓。头部企业凭借集采成本优势、数字化能力加速行业整合,中型连锁企业则面临“标准化不足、获客难度大”的生存压力。
尽管所有被调研企业均已布局新能源业务,但推进节奏与落地模式截然不同:超大型连锁因门店基数大,新能源服务门店总量可观,但实际业务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核心瓶颈在于“三电系统授权资质”与“技师培训成本”。
中型连锁呈现“两极分化”,部分领先企业依托自身禀赋及区域资源优势,实现新能源服务全覆盖,聚焦“电池检测、充电服务”等轻资产项目;也有企业因技术储备不足,难以开展实质业务。在新能源的服务模式上,行业已逐步形成“远程轻量诊断、原厂授权维修、电池厂商合作”三大模式,头部维保企业已与电池厂商展开合作,建立专业检测中心,提升电池故障排查能力。
报告显示,企业对2025年的发展信心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在门店扩张方面,洗车美容类企业扩张意愿最强,多数计划积极拓展,核心驱动力是“新能源车高漆面价值”(如隐形车衣需求快速增长)与“高频低价获客”策略;维修保养类企业扩张意愿次之,汽配供应链企业则因2024年高增长基数选择稳健调整,侧重优化现有门店;
在下沉市场方面,三四线及县域市场成为行业必争之地。2025年,县城及以下市场的洗车美容门店将迎来翻倍增长,汽配供应链与维修保养门店也将逐步下沉。超大型连锁凭借“标准化体系”加速布局县域市场,聚焦“快保+洗美”组合业务,适配下沉市场需求。
报告指出,数字化已不再是“加分项”,而是企业的“生存基础”。报告显示,数字化落地成效好的企业在门店交易转化与用户复购上均有明显优势,核心可从三大环节发力:到店前,通过远程诊断精准识别用户需求,结合新媒体营销降低获客成本;到店中,依托AI预检系统提升技师服务效率,通过智能调度优化订单分配;离店后,实现便捷结算提升用户体验,结合用户行为数据推送个性化服务,强化用户黏性。(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召奎)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