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当前,我国消费升级正处在关键时期。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市场的扩容升级过程中蕴含着重大机遇。2025年以来,各地消费焕新亮点持续显现,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上海有哪些新的做法?
这里是上海徐汇区的西岸滨江,通过一系列的空间再造和活化利用,曾经的水泥筒仓、船坞旧址等工业遗存摇身一变成为一处热闹的文旅商业地标。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这里还上演了一场极限运动巡回赛,吸引了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名运动员参与竞技。同时,还跨界联动200多家潮流品牌,打造出集赛事、艺术、零售、餐饮于一体的复合型消费动线,共有约8万人次到场观赛,同比2024年增加了60%。
上海西岸集团副总经理陈安达介绍,2025年升级了大量嘉年华区域,包括科技和运动结合的产品,未来会带来很多新的产业增量。西岸从金秋开始,是一个“商旅文体展”非常密集的一个状态,希望它能够形成多主体之间的一种机制上的联动。
与此同时,上海的老商圈、老线路也纷纷通过盘活资源、场景重塑、业态升级等多种方式集聚人气。新天地商圈以海派石库门里弄为特色载体,新开发的东台里还配备了6500平方米的全景天幕,超六成品牌推出露台或者外摆区,持续发力露台经济。
瑞安新天地行政总裁张斌表示,希望在新天地社区里把居住、工作、生活、社交等各种活动的场景融在一个社区里面,带来更多元、更碰撞的可能。
近期,新天地艺游季、即看即买生活时装秀等一系列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带动商圈客流同比增长超过40%。活动期间,不少商户营业额较平日增加2—3倍。这种“社区即舞台、生活即艺术”的设计,不仅延长了消费者在这里的停留时间,也大大丰富了商圈的业态,形成新的情感链接和文化共鸣。
而在上海静安区,苏州河首艘黑珍珠联名餐船近期启航,不仅途经外白渡桥等多个地标建筑,更首次将用餐场景搬到了波光粼粼的苏州河上,为市民游客带来新的体验。
上海浦江游览集团总经理洪朝辉介绍,餐饮主题航班,他们不断增加演出内容。像近景魔术这种沉浸式的演绎非常受到市场欢迎。在大概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游船以及商场的游客接待量双双都创了历史新高。
从露台到水岸,各类特色场景和新业态不断涌现,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9月以来,上海还以夜间专用消费券为撬动杠杆,在新天地、豫园、南京路等核心地标推出延时营业等举措,让“夜上海”的消费热度再上一个台阶。
当空间被重新定义,体验成为核心,跨界融合则成为常态。新需求不断牵引着供给创新,而多元供给又持续激活潜在消费需求,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环不断为城市消费注入新的活力。
长三角赛事轮番开赛 文体旅商深度融合
2025年以来,赛事经济成为文旅消费市场上的一大亮点。多地探索文体旅商深度融合新路径,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新业态形成。近日,融合了自然生态与地方特色的体育赛事在长三角地区轮番开赛。
在位于浙江柯桥的兰亭景区,一场瑜伽公开赛正在进行,选手们依次排队上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瑜伽体式。
浙江柯桥兰亭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月芳表示,提出了赛事加文旅的一个新场景模式,包括一些音乐会,还有一些乡旅度假产品等。
现场还设置了特色的“兰亭风物文创雅集”和“山水好物·共富集市”,汇集了文创和农副产品等特色好物,丰富了乡旅郊游业态新内容,附近餐饮、住宿等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一家建在露营基地里的帐篷酒店店长表示,比赛前半个多月,这里的17个房间就已经预订一空。
在江苏淮安举行的洪泽湖游泳大赛中,随着发令枪响,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游泳爱好者,在烟波浩渺的洪泽湖中竞速追逐。
除了激烈精彩的游泳比赛,场地还设置了千人品蟹宴。大家围坐在渔人湾露天观景平台上,一边品尝着膏满黄肥的洪泽湖大闸蟹与淮扬美食,一边欣赏当地特色文艺表演。
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们可以免费游览一些沿线景点,或者凭参赛凭证享受当地一些主题乐园五到六折的门票优惠。
而在江苏举行的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程共计约435公里。其中,启东赛段作为赛事中少有的“滨海赛段”,串联起沿江公路、一线海堤的滨海风光。车手们沿着海岸线迎风疾驰,沉浸式感受“江海交汇”的独特景致。
年轻人为“情绪价值”买单 运动消费成潮流
面对消费升级,不同人群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需求。对于年轻一代和银发一族来说,从“物质满足”到“品质生活”,消费向新而行又有哪些潜力可挖掘?
周末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一家攀岩馆的室内场馆刚开业不久就人气爆棚。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自10月初开业以来,他们日均到馆人数已接近1000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据攀岩爱好者介绍,这项运动既满足了锻炼需求,又能通过共同体验增进交流,成为缓解压力的“情绪出口”。
对“情绪价值”的追求也延伸到了宠物消费领域。浙江杭州一家度假酒店专门划出区域打造宠物客房,提供宠物早餐、推车等定制服务。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携带宠物入住宾客数量同比增长三倍以上。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而为进一步培育消费新热点,各地政策纷纷在不同领域加码。浙江近期就发布了《关于促进宠物经济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推进宠物经济与文旅跨界融合。
年轻人的消费有了更多新选择,而银发经济也有新变化。在北京一家旅行社,方阿姨正在咨询欧洲游的线路,她表示,如今自己退休金的一半都用于旅游。
方阿姨的需求并非个例。针对老年游客对“慢节奏、高品质、深体验”的需求,不少旅行社和旅游平台纷纷增加适老化旅游产品的供给。
除了常规旅游产品,“银发专列”也成为老年旅游的热门选择。近日,一趟经过适老化改造的旅游专列从广西玉林站出发,搭载678名旅客,开启为期10天的“畅游大西北”之旅。
2025年2月,多部门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对增加服务供给、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等方面工作做出细化要求。国铁集团表示,到2027年,将完成设计100条以上铁路银发旅游精品路线,银发旅游列车开行规模达到2500列以上。
当前,消费市场的活力是来自于对不同人群需求的精准挖掘。无论是年轻人追求的“情绪价值”消费,还是老年人注重的“品质化”体验,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持续拓展,让消费供给更贴合需求。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创新不断深入,消费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