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桥数智云如何破解央企工业互联网“老大难”?
创始人
2025-10-21 14:05:08
0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央企和国内大企业始终是“排头兵”——它们组织架构复杂,动辄覆盖“总部-子公司-工厂”多层级;业务场景多元,生产、供应链、科研、管理环环相扣;对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性的要求更是“零容错”。但恰恰是这些特点,让工业互联网落地成了“老大难”。

据相关数据显示,尽管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扩张迅速,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AII联盟对168家企业的评估数据表明,80%的平台连接的设备协议种类不足20种,83%的平台提供的分析工具不足20个,68%的平台提供的工业机理模型不足20个,这导致平台对底层工业数据资源的调度管理能力不足,对工业数据分析和工业应用开发的技术支撑能力也有待提升。

面对这一痛点,保利集团旗下三级子公司——中轻工业互联网,带着核心产品“飞桥数智云”闯入视野。这款聚焦边缘计算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100多家生产型企业,尤其在央企服务中积累了扎实经验。近日,中国工业报对话中轻工业互联网副总经理刘芳,解密飞桥数智云如何精准击中大企业需求,成为央企数字化转型的“靠谱伙伴”。

三大优势直击央企“组织+场景+安全”痛点

“最近半年接触的厂商平台,大多卡在‘适配大企业需求’这一步。要么不满足多级组织架构需求、架构难适配多级管控,要么跨场景协同缺数据闭环,还有不支持信创深度适配与安全合规的。而我们从架构、场景、安全三个维度,把央企的核心痛点解决透了。”聊起飞桥数智云的差异化优势,刘芳开门见山。

很多工业互联网平台只做“边缘层”——收集工厂设备数据、在本地计算展示,但央企需要的是“全链路贯通”:工厂数据要传到子公司,子公司数据要汇总到集团,每层都要有独立算力支撑,还要低延迟、不卡顿。

飞桥数智云的解法是“云边协同+分布式架构”:边缘计算节点就近处理工厂数据,比如生产线的实时温度、设备转速,不用把海量数据往远处传,延迟直接降下来;分布式部署则像“搭积木”,子公司几百家也好、集团多机房也罢,每层都能匹配专属算力,既满足子公司的业务自主性,又能让集团实时掌控全局。

有行业观点认为,目前仅有少数工业互联网平台具备开发者社区,并且入驻平台的开发者数量较少,活跃开发者比例较低,多方参与的开发者生态尚未形成。这使得平台在功能拓展和对复杂业务场景的适配性上存在局限。而飞桥数智云通过自身的架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为央企的多层级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央企来说,工业互联网不是“摆样子”,而是要真正提升效率——比如工厂要做AI质检,科研要搞纤维识别,管理层要实时掌握经营数据。但传统平台往往需要“定制化开发”:招专业AI团队、做数据训练、反复调试,周期长、成本高。

飞桥数智云把复杂流程“变简单”:以大模型为核心,用低代码和智能体(Agent)编排做“包装”,把工业场景里的常见需求,做成“即插即用”的模板。比如工厂要做质量检查,不用从零开发,只需把设备数据源接入,就能快速创建一个“AI质检智能体”,基于数据自动分析产品合格度,省去了“训练-调试-测试”的繁琐步骤。

“我们还建了数据中台,能整合结构化数据(比如生产参数)和非结构化数据(比如设备故障图片),形成‘数据-知识-智能-业务’的闭环。”刘芳补充,“比如某造纸企业,用我们的AI纤维识别平台,先收集树纤维图片、做专业标注,再通过智能体分析纤维品质,科研效率提升了40%。”从行业数据来看,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深度不足,73%的工业APP聚焦基础运维(如设备监控),生产优化和质量控制等关键场景应用薄弱。飞桥数智云通过场景协同的优势,有效弥补了这一行业短板,深入到生产、科研等关键场景,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

央企对数据安全的要求,能用“严苛”形容——数据必须本地化存储、要适配国产软硬件、权限要严格分级。飞桥数智云从一开始就把“安全底座”扎牢:安全合规底座扎实,全信创适配国产软硬件,私有化部署实现数据全链路加密与权限分级,符合央企数据安全要求,既保障数据安全又提升协同效率。

“有央企客户跟我们说,之前找的平台要么信创适配不全,要么权限管控模糊,用飞桥数智云后,‘数据不敢存、不敢用’的顾虑彻底没了。”刘芳说。行业内高端工业软件国产化率不足15%,90%仿真设计软件依赖进口,这给企业的数据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飞桥数智云的全信创适配,从根源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保障了央企的数据主权。

从数据到决策,三步帮央企跑通数字化转型

结合制造业“职能层-业务层-决策层”的三层架构,刘芳提出了“数据筑基-场景穿透-持续优化”的路径。

数字化转型的前提是“有数据可用”。很多央企不是没数据,而是数据散在各个系统里:工厂设备数据在本地显示器,供应链数据在ERP系统,销售数据在CRM系统,彼此不通。飞桥数智云的第一步,就是帮企业“联网”:通过边缘盒子(硬件)收集工厂设备、移动设备的数据,再通过数据中台整合各系统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把“数据孤岛”变成“数据池”。

“有个工厂客户,之前设备数据只能在车间显示器看,厂长要了解生产情况,得让人手抄数据报上来,误差大还滞后。我们帮他们把设备联网,数据实时传到电脑端,只要有权限的人,随时能看,第一步就解决了‘数据看不见、拿不到’的问题。”刘芳举例。

数据通了之后,就要往具体场景里“扎”。飞桥数智云针对制造业三层架构,打造了不同的AI应用,且每个应用都有成熟案例:

职能层的核心需求是“提效”——比如客服、行政、HR的重复性工作,都能用AI替代。飞桥数智云的AI客服机器人,能自动回复客户咨询;AI会议纪要能实时转写、提炼重点;AI写作能生成报告、通知。

“有个服务造纸企业的部门,就3个人要服务几千家客户,电话接不过来、咨询回复慢,客户投诉很多。我们给他们上了AI客服机器人,能解答80%的常见问题,直接解放了2个科研人员,服务效率翻了一倍。”

业务层是制造业的核心,飞桥数智云重点突破了“生产”和“科研”两大场景:生产端,AI设备管理能预测设备故障,提前维护;AI质检能自动识别产品缺陷,比人工更精准;甚至能通过分析优质产品的生产参数、原材料参数,在环境、原材料变化时,自动调整设备参数,保证产品稳定。

科研端,AI的优势更明显,但难点在“数据收集”。比如中轻工业互联网自己的AI纤维识别平台,花了大量精力让专业人员拍照、标注树纤维数据,最终实现了纤维品质的自动分析,科研周期缩短了30%。

决策层是飞桥数智云的“亮点场景”,传统模式下,管理层要了解经营情况,得等财务、生产部门报报表,就算做了驾驶舱,也得提前告诉开发“要什么指标”,看板固定死,灵活度差。

飞桥数智云的解法是“AI问答机器人”:管理层不用看固定看板,直接问问题就行——“A厂今年的生产计划和销售配比是否合理?”“B子公司的设备故障率比上月高多少?原因是什么?”后台AI会自动从数据池里调取数据、分析计算,实时给出答案。

“有央企老板跟我们说,之前要了解经营情况,得等一周的报表,现在随时问、随时答,决策周期从‘周级’降到‘分钟级’,还省了定制驾驶舱的开发成本。”刘芳说。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劳永逸”的。飞桥数智云会根据企业的业务变化、需求升级,持续优化产品。比如某央企拓展了新的生产线,飞桥数智云会快速适配新设备的数据收集;某企业要新增“供应链预警”场景,团队会基于现有平台,快速开发对应的AI智能体。

“我们不搞‘一刀切’的方案,而是跟企业一起成长。比如有客户从‘生产数字化’往‘供应链数字化’延伸,我们的平台不用重构,直接加模块就能适配,帮企业省去了‘换平台’的成本。”刘芳说。

让工业互联网平台“好用、易用”

作为前字节跳动企业效能负责人,刘芳把字节的“用户思维”和“效率思维”带到了飞桥数智云的产品设计中。她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要“技术硬”,还要“好用、易用”,否则就算功能再强,企业员工不用,也落不了地。

字节的飞书有个“全员体验官”机制,飞桥数智云也借鉴了这一思路:让央企用户深度参与产品规划——定期组织访谈,了解一线员工的使用痛点;做场景模拟,比如让工厂操作员试用AI质检智能体,看操作是否顺畅;根据用户反馈调整功能,比如简化界面、优化操作步骤。

央企层级多,跨部门协作容易“卡壳”——比如生产部门要跟供应链部门协调原材料,往往要走多层审批,效率低。刘芳借鉴了字节跨部门协作的“目标对齐”方法,在飞桥数智云里植入了可视化进度看板和权责清晰的协作节点。

很多工业互联网平台喜欢堆功能,结果界面复杂、操作繁琐,员工抵触用。刘芳反其道而行之,坚持“轻量化设计”——只保留高频场景的功能,砍掉冗余模块,界面简洁、操作简单。

“比如工厂员工最常用的是‘看数据’和‘报异常’,我们就把这两个功能放在首页,一点就能进;不常用的‘系统设置’‘数据备份’,放在二级菜单里。员工不用在复杂功能里找,用起来很顺手。”刘芳解释。

聊到飞桥数智云的未来规划,刘芳把重点放在了“降低使用门槛”上。她坦言,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最大的痛点之一,是“企业缺AI人才”——很多央企老板有转型意愿,但招不到懂AI、懂工业的复合型人才;中腰部企业更是连数字化团队都凑不齐,更别说AI团队了。

“我们未来的核心目标,是让‘不懂AI、不懂代码的人’,也能在飞桥数智云上面建工业应用。”刘芳说。飞桥数智云会把工业场景里的常见需求,包装成“场景化插件”——比如设备预测性维护、安全生产智能监控、质量检测等,IT运维、项目管理人员不用懂代码,只需选择插件、接入数据源,就能快速创建智能体。

“比如项目管理人员想做一个‘生产线故障预警’的应用,不用找研发团队,自己在平台上选‘故障预警插件’,把设备振动、温度等数据源接进去,设置预警阈值,几分钟就能建好,比低代码还简单。”刘芳举例。近期,相关部门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制造”、发展工业智能体等展开系列部署。业内人士认为,工业智能体是“人工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载体,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飞桥数智云对智能体创建易用性的提升,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有望推动更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

飞桥数智云会针对“职能层-业务层-决策层”的不同需求,优化展示界面:

· 决策层:除了AI问答,还会增加“数据趋势分析”“异常预警提醒”,比如营收下滑时,自动推送原因分析;

· 业务层:生产人员能看到实时数据看板,科研人员能快速调用数据集;

· 职能层:客服能直接用AI机器人回复,行政能一键生成会议纪要。

此外,飞桥数智云还会支持“国内外模型”——企业想用国产大模型,还是国外大模型,都能灵活适配,不用受限于单一技术路线。

“工业互联网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期服务。对央企和国内大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是慢功夫,需要平台厂商跟企业一起,一步步解决问题、迭代优化。”刘芳说。

未来,飞桥数智云会继续聚焦央企和大企业需求,在“云边协同”“AI智能体”“安全合规”上持续深耕。对于正在寻求数字化转型的央企来说,飞桥数智云一定是“最靠谱、最懂你”的伙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多家银行宣布下调 据中国证券报,近日多家中小银行加快存款降息步伐。10月以来,已有平阳浦发村镇银行、福建华通银行、辉县...
宜信好望角:开源崛起,闭源模型... 过去两年,AI成为科技圈最热风口,国内外巨头纷纷重金布局。但一个现实问题日益凸显:投入巨大,究竟谁真...
民生银行2025年中期分红59... 上市银行的分红方案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2025年中报披露结束后已有多家上市银行先后公告拟进行2025...
国际锐评丨5.2%的背后,看出... 国际锐评丨5.2%的背后,看出中国经济哪些势头?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未来3到5年计划...
【私人金店进货全攻略】线上黄金... 一、黄金批发行业大变局:从深圳水贝线下到线上黄金批发的变化 (一)深圳水贝珠宝批发市场的变化 根...
对标蜜雪冰城,果呀呀子品牌要干... 文|红餐网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图,果呀呀旗下的茶饮品牌“糖诗送茶”在门口拉了一道特别的横幅...
聚水潭,成功在香港上市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2025年10月21日,来自上海的电商SaaS提供商...
创业板人工智能概念股走强,相关... 创业板人工智能概念股走强,新易盛涨超12%,中际旭创涨超9%,天孚通信涨超5%。 受盘面影响,创业板...
善水科技董事长黄国荣被采取刑事...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20日,善水科技(301190.SZ)公告称,公司于10月19日收到实际控制人...
纳睿雷达: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 10月20日晚间,纳睿雷达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
完美|直企规范经营和党建发展工... 10月16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王亚东副局长一行莅临完美山西分公司召开了直销企业规范经营和党建发展...
全球最大铷铯盐基地达产,金银河... 10月18日,金银河(300619.SZ)控股子公司江西金德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德锂”...
白酒高管跨界管零售财务?华润魏... 来源:中访网观察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近日,华润集团内部高管调整落下实锤——华润啤酒...
中信银行多维发力 让金融知识融... 为提升公众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中信银行通过“场景深耕、网格下沉、...
蓝黛科技:10月20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0日,蓝黛科技(002765)融资买入7643.09万元,融资偿还2.06亿元...
安通控股股票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 雷达财经 文|杨洋 编|李亦辉 10月20日,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179,证券简称...
飞桥数智云如何破解央企工业互联...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央企和国内大企业始终是“排头兵”——它们组织架构复杂,动辄覆盖“总部-子公司-...
马斯克预测Grok 5实现AG...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21日消息,特斯拉与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预...
两头“灰犀牛”来袭!35000...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接连发声警告“灰犀牛”: IMF总裁“一把手”格奥尔...
金价狂飙背后:一克千金,三代一... 文 | 万联万象,作者|龙猫 手机推送的叮咚声、电视新闻主播亢奋的语调、还有楼下大妈们陡然拔高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