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
10月15日,央行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M1-M2剪刀差继续收窄,M1增速回升态势明显
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0.1%)提升了7.1个百分点。M1增速上行也带动M1-M2剪刀差继续收窄为-1.2%。
近几个月,M1增速回升态势明显,除了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外,也与企业和居民定期存款活化有关。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以来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
社融增量超30万亿,人民币贷款占比低于五成
初步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由此,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占比降至48.32%,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其他更为丰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供,比如,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升至43.3%。而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占比分别为63.9%、28.95%。
市场权威专家表示,加总来看,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远不限于贷款这个单一渠道。宜更多观察社融等更全面的统计指标,以多元化的视角科学看待金融支持力度。
权威专家:四季度货币政策仍会适度宽松,财政转向民生是破局关键
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320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有学者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不是简单的总需求不足,而是需求结构失衡,突出表现为投资过度而消费不足。
市场权威专家表示,长期以来,每当经济面临需求不足、下行压力加大时,我们总习惯于依靠货币宽松或扩大政府投资来刺激需求,虽然短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在中长期会进一步扩大产能供给,加大供需结构失衡,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平稳增长。四季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也在积极发力,财政支出结构转型在这方面可以发挥更大效用,更多地从投资为主转向改善民生为主。
央行调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稿发布样式
此外,央行发布对调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稿发布样式的说明。内容显示,将于10月15日发布9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时,将原有的三篇新闻稿《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合并为一篇《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同时,为保证各方面获取金融统计数据的全面性,此次调整对原有三篇数据报告内容不做删减,仅对内容进行合并。
(第一财经记者 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