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近50%仍收巨额管理费,浦银安盛蒋佳良旗下产品陷“旱涝保收”争议
创始人
2025-10-16 01:12:20
0

【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在公募基金行业总规模突破33万亿元、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权益投资官蒋佳良管理的产品却并不尽人意。

截至最新数据显示,其管理的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A自2021年12月成立以来亏损超过46%,近三年收益率-34.21%。值得注意的是,蒋佳良目前任职在管的8只基金中7只任期回报为负,其中两只产品亏损近50%,这在近年结构性牛市行情中显得格外刺眼。

此前9月30日,浦银安盛价值成长混合A(519110)发布公告,增聘高翔为基金经理,任职日期自2025年9月30日起,蒋佳良不再担任该基金基金经理,离任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变更后浦银安盛价值成长混合的基金经理为高翔。

从蒋佳良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管理浦银安盛价值成长混合A期间来看,其导致投资者累计亏损约5395.11万元,而蒋佳良管理费收入却高达1216.98万元。在投资者平台上,不少投资者的抱怨:“三年多了还一直在亏,是说补仓,越补越亏”。

业绩全面溃败:高薪与亏损的鲜明对比

公开资料显示,蒋佳良拥有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企业管理学硕士学位,曾在工商银行法兰克福分行、华宝证券、平安资管等机构历练多年。2018年6月加入浦银安盛基金,历任权益投资部总监助理、研究部副总监,现任研究部总监兼均衡策略部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兼首席权益投资官。管理规模约占公司权益基金规模的五分之一,然而其管理成绩却与职位形成巨大反差。

截至发稿前,蒋佳良管理的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A自成立以来收益率达-46.16%,净值从初始值跌至0.538元。该基金成立时规模为26.25亿元,至2025年6月末仅剩6.95亿元,规模缩水超70%。

不仅这一只产品表现糟糕,蒋佳良管理的其他产品同样不尽人意。浦银兴耀优选一年持有混合A成立以来收益为-18.31%,浦银安盛价值成长混合A任职回报为-20.15%。唯一实现正收益的浦银安盛新经济结构混合A,其C份额却亏损约50.74%,显示其业绩表现极度不均衡。

与巨大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产品依然收取了高额管理费。以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为例,2024年全年收取管理费1016万元。2022年与2023年该基金累计收取管理费逾5000万元,这与持有人的巨额亏损形成了强烈反差。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吐槽:“越等越亏,三年多了,亏了过半,跌得比谁都狠,涨得比蜗牛还慢,回本无望啊”。

业绩全面溃败的背后是投资决策的屡屡失误。从定期报告披露的信息看,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屡现偏差。2022年年报显示,组合因坚守新能源汽车板块遭遇估值下杀;2023年错失AI行情,持仓集中在整车、中药等防御性板块;2024年坦言“两端资产布局不足”。

高换手率之谜,频繁交易背后的风控缺失

与持续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蒋佳良管理产品的高换手率。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A的换手率数据显示,2023年6月30日为619.66%,2023年12月31日483.87%,2024年6月30日480.55%,2024年12月31日529.29%。

如此高频的换手率,在公募基金中并不常见。更高的情况出现在浦银均衡优选6个月持有混合A,该基金在2022年4季度换手率高达810.49%。

高换手率通常意味着基金经理频繁买卖股票,试图通过捕捉短期市场波动获利,但这也伴随着高交易成本与高风险。

一方面,频繁操作会产生大量佣金、印花税等费用,侵蚀基金净值,本就亏损的产品,雪上加霜;另一方面,高频交易对基金经理择时、选股能力要求极高,若判断失误,会加剧业绩波动。

频繁交易背后是投资逻辑的混乱和风控机制的缺失。通过分析具体持仓变化,可以发现蒋佳良管理的基金在操作上存在明显问题。

以晶澳科技为例,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A在2022年1季度买入67.09万股,2022年2季度增持至84.64万股,然后在2022年3季度全部清仓。

但在2022年4季度又重新买入57.12万股,2023年1季度增持至123.27万股,随后在2023年2季度减持至90.90万股,最终在2023年3季度全部卖出。在这一系列频繁操作中,该股票在第二次持有期间下跌了44%,显示基金经理未能准确判断市场走势。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天合光能、泸州老窖、吉祥航空等多只股票上,反映其投资决策系统性问题严重。

高换手率下的频繁操作,并未扭转颓势,反而让投资逻辑变得混乱。投资者难以从业绩与操作风格中,找到清晰的投资主线。

这种高换手率操作,也引发市场对浦银安盛基金投研体系的质疑。在蒋佳良管理产品高换手率与亏损并存的情况下,浦银安盛基金的投研管理、风控体系是否存在漏洞,亟待公司管理层审视与修补。

浦银安盛基金的案例绝非孤例。随着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发布,行业正迎来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推行长周期考核等25项系统性改革。

基金“风格漂移”这一市场痛点正被重点整治。证监会主席吴清要求为每只基金产品设定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产品真实业绩的“尺子”,避免产品投资行为偏离名称和定位。

对浦银安盛基金而言,19只产品规模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的现实警示着,躺在管理费上“旱涝保收”的时代即将落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800亿巨头,深夜公告! 【导读】三花智控深夜澄清:未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 中国基金报记者 安曼 今夜,下午追涨停的游资懵了……...
贝莱德旗下GIP领衔400亿美... 【10月15日,史上最大数据中心收购案达成,约400亿美元估值收购Aligned Data Cent...
金价“狂飙”何时歇?三个信号预... 金价“狂飙”何时歇?三个信号预示“降温”拐点 当伦敦金现站上4200美元/盎司,国内金店报价突破12...
邮储银行新注册《中国邮政储蓄银...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邮储银行(601658)新注册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微信银行系统软件V1.0》项目的...
85度C有点凉,急需一把火 出品|新品略财经 吴文武 昔日爆火的网红烘焙品牌85度C陷入关店潮,很显然85度C如今的品牌热度有...
白银高位波动加剧 价格中枢仍处...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骄)伦敦现货白银(下称“伦敦银”)在连续攻...
“双11”大促来袭,白酒价格平... 本文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黄婧 编者按:酒水,在大众日常消费中占重要比重。《消费者报道》选取广东地...
原创 五... 2025年,对于屡败屡战的货运巨头货拉拉而言,本应是其资本市场征途中最接近终点的一年。然而,就在其第...
天普股份10月16日复牌 收购...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柴刘斌)10月15日晚间,天普股份公告称,经公司与收购方中昊芯英再次确认,...
智元机器人短期注入预期落空 上... 记者 黄一帆 市场正在重新审视上纬新材(688585.SH)控制权变更带来的影响。 就在几天前,上...
格隆汇公告精选︱硕贝德:预计前... 【热点】 三花智控(002050.SZ):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的传言不属实 【项目投资】 红豆股份(6...
中国化学东华公司新疆曙光绿华年... 10月5日,由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新疆曙光绿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
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26版熊... 记者10月15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5年10月31日发行2026版熊猫贵金属纪...
金博股份(688598)披露2... 截至2025年10月15日收盘,金博股份(688598)报收于34.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
亏损近50%仍收巨额管理费,浦... 【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在公募基金行业总规模突破33万亿元、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
微信朋友圈凉了?回应来了 10月15日,“微信派”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真的没有人发朋友圈了吗?》,回应朋友圈设置的相关话题。 ...
风华高科大宗交易折价成交725... 风华高科10月15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1笔成交,合计成交量725.08万股,成交金额9890.07万...
小红书市集双11最新数据:48... i黑马讯 10月11日-12日,小红书市集双11迎来开门红。最新数据显示,小红书双11开启48小时内...
五家子公司登上中国反制清单,韩... 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6号令,决定将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
电商激战东南亚 极兔速递坐收“... 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张益铭 全球电商的竞争与动荡,正为提供物流等基础设施服务的公司带来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