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PPI环比继续持平,同比降幅收窄。
受访专家分析,核心CPI持续回升,反映出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下阶段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规范企业竞争秩序,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核心CPI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
9月份,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8月收窄0.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比下降。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扩大,是影响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能源价格同比下降2.7%,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同比下降,主要是翘尾影响所致。9月CPI-0.3%的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受暑期结束和中秋节较往年“错月”影响,9月份,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3.8%、7.4%和6.1%。
猪肉价格同比和环比均下降,同比降幅达到17%,环比降幅达到0.7%。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申万宏源分析师盛瀚认为,展望后市,“供给充裕”仍是主基调,猪价或持续低迷。
从环比看,9月份,CPI由8月份持平转为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8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鸡蛋、鲜果、羊肉和牛肉价格均呈季节性上涨。
“蔬菜价格、水果价格相继回升,农产品进入季节性旺季。”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分析。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核心CPI持续回升,反映出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PPI同比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9月份,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8月收窄0.6个百分点。董莉娟分析,除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外,我国各项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一些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部分行业产能治理成效显现,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比如,9月份,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降幅比8月分别收窄8.3个、3.4个、3.0个、2.4个、0.5个和0.4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潜力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9月份,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价格同比上涨0.9%。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同比上涨4.0%,营养食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8%。
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9月份,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下降。其中石油开采价格环比下降2.7%,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环比下降1.5%。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此前表示,价格的积极变化在继续累积。下阶段,要继续扩大国内需求,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重点行业产能治理,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作者: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