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要路过附近有菜场、超市、学校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经常会遇到一些路边买菜的老人。他们的面前总是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己家种的蔬菜,刚摘下,很新鲜”。于是,不少居民觉得老人买菜很可怜,顺便买点菜带回去,这样也可以帮助一下老人。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表示:“他们宁愿去超市买菜,也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菜。因为,部分老人在卖菜时,根本没有底线,很坑人。”为此,我们询问了一些买过路边摆摊老人菜的居民,他们表示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菜原因有以下几个,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蔬菜质量得不到保障
一些老年人在路边摆摊,不停朝着周围来买菜的人唠叨,这蔬菜是自己种得很新鲜。但实际上,老人如果是种小面积的蔬菜,用于自给自足,这还是很有可能的,但每天要拿出几十斤蔬菜售卖,就要大规模种植蔬菜,这对于老人来说,干农活的体力在在下降,大规模种蔬菜并不现实。
所以,老人售卖的蔬菜很可能是从批发商那里以极低的价格,买来挑剩下来的菜。然后,再进行挑选,捆扎整齐后再售卖。通常把品相还不错的蔬菜,就捆在外面,品质不好的就包在里面。而消费者在把蔬菜买回去,打开捆扎之后,就明白上当了。长此以往,谁还敢买路边老人的菜呢?
第二,时间成本不一定划算
之前很多居民都喜欢去路边老人的摊位买便宜蔬菜,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省点钱。但实际上,时间成本并不划算。因为,有时你去了那边,正好老人今天没出摊。有时老人卖的蔬菜品种较为单一,并没有你想要的蔬菜。
不仅如此,有时候城管来了,摆摊卖菜老人被赶走了。所以,如果要想节省时间,还是直接去超市买菜,这样既能买到需要的蔬菜,又省去了逛街买菜的时间。
第三,街边的蔬菜价格并不便宜
现在不少工薪族反映,街边的蔬菜价格要比超市贵。我的同事杨亮下班回家,看到这么晚了有一个老大爷还在卖蔬菜。杨亮看着老大爷挺可怜的,就想卖点长豇豆带回去。结果老大爷就对他说:“长·豇豆13元/斤,早上我都卖15元/斤。”
而杨亮则想起了之前看到超市的长豇豆只卖6元钱/斤。于是,杨亮只能说:“长豇豆
价格太贵,我吃不起。”事实上,部分摆摊老人卖的蔬菜并不比超市便宜,甚至还要贵出不少。
第四,摆摊老人专坑年轻人
现如今,很多摆摊老人专门喜欢坑年轻人,他们把不新鲜的蔬菜卖出高价格,还声称是自家种的,买回去肯定好吃。主要是因为年轻人缺乏生活经验,看不懂蔬菜的好坏,容易被忽悠。而且即使年轻人买了不新鲜的蔬菜之后,也只能是自认倒霉,不太会找摆摊老人麻烦。所以,摆摊老人最喜欢把剩下卖不掉的蔬菜都卖给年轻人群体。
现在很多人宁愿去超市买菜,也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菜,主要是部分摆摊老人拿的是批发商挑剩下来的蔬菜,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还有一些摆难老人售卖的蔬菜的价格要比超市价格贵,甚至部分摆摊老人专门喜欢坑年轻人。而随着吃过亏的居民越来越多,于是大家都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