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要想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的背后则是自然资源的支撑。先进技术再高,如果缺乏与之匹配的资源,也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中国以资源丰富而闻名,但在一些稀有矿产方面依然存在短缺,例如铼。
铼是一种极其稀有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Re,序号75。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熔点和沸点都极高,沸点可达五千五百摄氏度以上,被誉为“超级金属”。全球探明储量不足2500吨,比石油和稀土更稀缺,因此被列入世界稀有矿藏。1925年,欧洲科学家首次发现了铼,并以莱茵河为其命名。由于产量稀少、提炼困难,铼成为人类发现最晚的天然稀有元素之一。
在中国,铼的发现时间较晚。2010年,陕西洛南县某矿区勘测出约176吨铼储量,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发现铼。2017年,安徽泾县又发现了30吨左右铼矿。虽然数量相比其他矿产不大,但意义非凡,因为我国每年的铼使用量也仅在两吨左右。这些发现让中国逐渐摆脱了对外依赖,增强了战略主动性。铼的价格也十分高昂,每克与白金接近,约三百元人民币。
铼在工业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尤其是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发动机造价占飞机总成本的三成,而铼是发动机核心部件不可或缺的材料。由于其耐高温、抗腐蚀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单晶涡轮叶片、燃烧室和喷嘴等关键部位。那看似轻薄的涡轮叶片,输出动力却能与一辆2.0排量汽车相当。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工程师发现,将铼与镍合金化能有效提升发动机耐高温性能,于是铼开始在航空工业中大规模应用。后来,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发动机性能得到进一步增强。也正因为铼的作用,它被称为“航空生命”。
除了航空领域,铼还被用于核能、医疗和环保。例如,它可用于制造核燃料部件、放射性医疗器械,以及用作净化空气和水质的催化剂。可以说,铼的用途已经远超人们的最初想象。
铼的稀缺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美国长期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控制智利的铼资源,从而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保持领先。目前,全球90%的民用航空发动机出自两家美国企业,这与其掌握铼的优势密切相关。也因此,当中国发现大规模铼资源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纷纷伸出“橄榄枝”,提出用先进技术来交换。然而,中国并未答应。随着国力增强,中国在高精尖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对铼的需求与战略意义日益凸显,理所当然不会将其拱手相让。
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任人摆布的弱小国家。稀有矿产不仅是经济财富,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石。随着更多铼矿有望被发现,我国在航空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拥有更加坚实的保障。世界各国的算计和诱惑,终将无法撼动中国守护自身资源的决心。
铼,这一“超级金属”,正在成为中国科技腾飞的重要助力,也让未来的发展更具底气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