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港股-好仓工作室
京东工业冲刺港股IPO,招股书展现出其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的显著变化,净利润同比增长1586%,而毛利率却有一定程度下降。这些数据背后,公司经营状况如何,又隐藏哪些风险?以下将深入解读。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聚焦工业供应链,轻资产模式驱动
聚焦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领域
京东工业作为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自2017年布局MRO采购服务,已发展成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最大参与者,2024年交易额排名第一,规模近第二名三倍。同时,2024年在整个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占据4.1%份额 。通过“太璞”解决方案,实现“数”与“实”融合,为客户提供工业品供应和数字化供应链服务。
轻资产运营实现高效扩张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凭借端到端供应链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商品、采购、履约及运营全面数字化。这种模式降低库存风险,助力公司从通用MRO产品拓展至专业MRO产品和BOM产品市场,并开拓海外市场。
营业收入及变化:持续增长,多因素驱动
营收增长显著
京东工业营业收入在2022 - 2024年稳步增长,从141亿元增至2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0.1%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亿元,较2024年同期86亿元增长18.9% 。具体数据如下:
年份 营业收入(亿元) 2022年 141 2023年 173 2024年 204 2025年上半年 103
增长驱动因素多元
一方面成功拓展新客户并推动老客户增加采购,如2024年重点企业客户约10,600个多于2023年的约9,500个,且2024年重点企业客户交易额存留率达105.7% 。另一方面商品销售收入增长强劲,2022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7%,2024年商品销售收入192亿元较2023年增长18.9% 。
净利润及变化:扭亏为盈,大幅增长
净利润实现逆袭
2022年京东工业净亏损13亿元,2023年扭亏为盈净利润480万元,2024年大幅增长至7.6亿元,同比增长1586%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5亿元,较2024年同期2.9亿元增长55.2% 。数据如下:
年份 净利润(亿元) 2022年 -13 2023年 0.048 2024年 7.6 2024年上半年 2.9 2025年上半年 4.5
增长原因分析
业务扩张带来规模效应,同时成本控制成效显著,如2024年营业成本虽增长17.5%,但部分成本项目得到控制 。此外,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减小,2022 - 2023年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产生较大亏损,2024年该亏损大幅减少。
毛利率及变化:波动中微降,结构影响显著
毛利率波动情况
2022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18.0%、16.1%、16.2%和18.6% 。2023年略有下降,之后有所增长。
年份 毛利率 2022年 18.0% 2023年 16.1% 2024年 16.2% 2025年上半年 18.6%
波动原因剖析
2023年因商品收入占比增加且商品收入毛利率低于服务收入,同时产品供应等策略调整影响商品收入结构,导致毛利率下降 。后期采购效率提升和供应商网络优化,使商品收入毛利率提高,带动整体毛利率增长。
净利率及变化:逐步提升,成本与盈利模式优化
净利率稳步上升
2022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分别为 - 9.8%、0.0%、3.7%和4.4% ,从亏损到盈利,逐步提升。
年份 净利率 2022年 -9.8% 2023年 0.0% 2024年 3.7% 2025年上半年 4.4%
影响因素分析
成本费用控制有效,履约开支等占比波动但整体可控 。盈利模式不断优化,拓展客户群体、增加客户支出及优化业务结构,提高了盈利水平。
营业收入构成及变化:商品销售主导,服务收入稳定
收入构成以商品销售为主
京东工业营业收入主要由商品销售收入和服务收入构成,商品销售收入占主导。2022 - 2024年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1.5%、93.0%和94.0% 。服务收入基本稳定在12亿元左右,占比较小。
年份 商品销售收入占比 服务收入占比 2022年 91.5% 8.5% 2023年 93.0% 7.0% 2024年 94.0% 6.0%
变化趋势解读
商品收入占比略升,显示公司在工业品销售领域竞争力增强。服务收入中广告等随服务及用户范围扩大而增长,交易平台收入因重点企业客户采购方式变化有所波动。
关联交易:与京东集团紧密关联,利弊共存
关联交易频繁
京东工业与京东集团存在紧密关联交易,涵盖技术和流量支持、供应链解决方案、物流服务等多领域 。
交易影响分析
关联交易带来协同效应,如借助京东集团物流和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但也存在风险,若京东集团终止合作或减少支持,京东工业可能面临运营困境,且关联交易定价公允性需关注。
财务挑战:多方面压力并存
流动负债净额压力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以及2025年6月30日,京东工业存在流动负债净头寸,主要因可转换优先股及贸易应付款项等 ,需关注对资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影响。
市场风险影响
外汇风险方面,部分实体功能货币为美元,列报货币为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财务状况 。利率风险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面临现金流量利率风险,定期存款及租赁负债面临公允价值利率风险 。
同业对比:优势凸显但竞争激烈
同业竞争优势
京东工业凭借综合模式,成为唯一提供端到端一体化技术与服务的供应商,2024年在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份额4.1% ,在市场份额、客户覆盖、SKU数量等方面位居前列。
竞争压力犹存
行业竞争激烈且集中度低,潜在进入者和现有竞争对手可能通过技术创新、价格策略等争夺市场份额,京东工业需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
主要客户及客户集中度:集中度低,稳定性较高
客户分布广泛
客户包括重点企业客户、中小企业及其他客户,分布于制造、能源、交通等多行业 。
集中度风险分析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虽逐年上升,2022 - 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8.1%、10.5%、12.1%及13.3% ,但整体客户集中度低,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业务稳定性较高。
主要供应商及供应商集中度:供应商多元化,供应稳定
供应商结构多元
供应商包括工业品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十二个月内对接约158,000家 。
集中度情况分析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量占比相对稳定,2022 - 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12.5%、10.7%、10.2%及11.6% ,来自最大供应商京东集团采购量占比不足10.0% ,供应稳定性有保障。
实控人、大股东、主要股东情况:股权集中,决策高效但存风险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JD.com通过旗下子公司间接持有京东工业约78.84%股份 ,刘强东通过持股安排对公司有重要影响力。股权集中使决策高效,但可能缺乏多元声音,影响中小股东权益。
核心管理层情况:经验丰富,激励机制完善
管理层经验丰富
首席执行官宋春正等管理层在企业服务、工业行业、互联网及电商等领域经验丰富,对工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理解深刻 。
薪酬与激励合理
董事薪酬包括薪金等,设有股权激 励计划,如2021年京东工业股权激励计划,吸引和留住人才,但需合理管理对股权结构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风险因素:多维度风险需警惕
行业竞争风险
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者和现有竞争对手可能威胁市场份额,需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能力 。
依赖京东集团风险
业务依赖京东集团技术、流量等支持,若京东集团经营问题或双方关系变化,可能面临服务中断、成本增加等风险 。
法规政策风险
中国相关法规政策调整,如外商投资、数据隐私等,可能影响业务运营、股权结构或数据管理,增加合规成本和经营风险 。
技术创新风险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研发投入不确定性大,成果可能不及预期,新技术可能使现有技术服务失去竞争力,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问题也可能损害声誉和业务 。
总体而言,京东工业虽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亮眼,但毛利率波动、关联交易依赖等风险因素需投资者谨慎考量,综合评估后做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