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程琦9月29日报道:“以前购物,就认大牌子,现在不一样了,自己吃的东西,品质好、价格实在才是硬道理。” 十一假期即将来临,正在上海一家超市内选购出行用品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的预算没变,但购物清单和去年相比,“健康”和“值”成了关键词。
王女士的选择并非个例。记者从在沪举办的“2025快消品对接论坛”上了解到,像王女士这样,既追求“性价比”又看重“质价比”的消费者,正成为今年的主流。单纯的低价已经不足以打动他们,健康、高品质、能带来情绪价值的“质价比”消费,正日益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5中期中国快消品报告发布,家门口的“好超市”悄然洗牌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快消品对接论坛”上,与会者普遍认为,当前的消费者正变得前所未有的理性。论坛独家发布的《2025中期中国快消品报告》明确指出,追求品质与健康的消费趋势已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报告定义,“性价比”侧重商品的基础实用性,而“质价比”则更强调商品品质与价格的平衡,契合当下的体验型消费。
在这种趋势下,能够同时满足性价比与质价比的零售渠道迎来了高光时刻。仓储式会员店(如山姆、开市客)通过会员制、大包装和低毛利模式,为中产家庭提供了高质价比的商品,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以奥乐齐(ALDI)、盒马NB等为代表的硬折扣店,则通过精简品类、发展自有品牌等方式从源头控制成本,实现了高质与低价的统一。
此外,以好特卖为代表的软折扣店也凭借品牌尾货和极大折扣,成功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市场的变化也带来了行业洗牌。一方面,大润发、盒马、奥乐齐等零售商因其出色表现,在论坛上被授予“2025零供满意度领先零售商”等荣誉。
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同比增长4.6%,但上海等一线城市增速放缓,部分传统商超如人人乐退市,一些品牌也因经营不善或安全问题受到冲击,凸显了市场竞争的激烈性。
此外,东方快消品中心通过实地和电话访谈超过100位具有代表性的快消品品牌高管,并结合近1.5万业内人士的微信和网络投票,在当天发布的《2025快消品零供满意度报告》中,大润发、 盒马、 罗森、 麦德龙、 奥乐齐、 九木、 农工商、 好德、爱婴室、捷强、百川名品和好特卖等表现良好的零售商收到了表彰。
告别“走马观花”,出行也要“会吃会玩会省钱”
这一消费新趋势不仅深刻影响着日常购物,也全面渗透到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今年中秋与国庆相连,通过请假可拼出长达16天的“大长假PLUS”,点燃了民众的出境游热情。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90后、00后成为出境游客的主力军,占比近六成。
与以往热衷于打卡主流城市不同,今年的出境游同样打上了“质价比”的烙印:高性价比的“海岛慢充游”和“小众深度游”成为新趋势。 越南岘港、马来西亚亚庇等新兴目的地热度飙升,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0%。 即便是热门的日本游,游客也开始从东京、大阪等主流城市分流,转向神户、福冈、和歌山等更具地方风味的小众城市。
美食成为旅行体验的核心部分。为了获得高“质价比”的餐饮体验,许多游客选择提前“做功课”。近两周,大众点评境外“必吃榜”的浏览量相较“五一”前夕增幅超过40%。 该平台也顺势推出了境外餐厅“订座”功能和高质价比的团购套餐,解决了游客在海外就餐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