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纪要头等座)
专家分享:有机硅行业现状与展望
一、有机硅行业供需现状:产能转移、竞争加剧与结构失衡并存
全球产能东移,国内自给能力显著提升:过去5年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复合增长率为9.96%,产能不断向中国转移,2025年中国产能占比提升到77.33%。海外因能源人工成本高企、生产重心转向深加工产品,产能不增反降,如迈图关停30.5万吨产能。国内初级有机硅产品自给自足能力提升,进口依存度逐年下降,2022年降至10%以下,2025年8月降至5%以下,进口主要集中在高端及特殊用途产品。
国内产能扩张趋缓,集中度窄幅回落:过去10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持续增长,近5年增速加快,复合增长率达14.48%。2025年无新增产能释放,产能集中度窄幅回落,CR3从2021年的46.54%降至46.18%,CR5从64.68%降至61.19%。新增产能向电力成本低、金属硅资源丰富的地区靠拢,如新疆、云南、内蒙,2025年西北地区总产能140万吨,占比19.83%;华东地区产能扩张主要是现有单机厂扩能,总产能367万吨,占比51.98%。
产量增长但开工率回落,产能过剩压力仍存:在新增产能和下游需求推动下,中国有机硅单体和中间体产量稳步增长,但行业开工率在2022年达到顶峰后回落,2025年前三季度产能利用率为76.15%,仍处于产能过剩阶段。中间体产量前三季度累计1971.98万吨,同比增长6.46%。2-4月企业限产保价,产量和开工负荷下降,5月后产量回升,供需基本面转弱。
需求增速放缓,消费结构呈现新变化:过去10年中间体消费量逐年增长,但近5年消费增速冲高回落,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消费量162万吨,同比微增5.5%,低于供应端增速。DMC自用比例达70%,部分企业超9成。消费结构以硅橡胶为主导,硅油增速加快,2024年硅橡胶需求占比降至59%,硅油占比提升到38.77%,硅树脂等占比较小。
出口增速放缓,供需失衡致竞争加剧:近几年聚硅氧烷出口量逐年增长,成为调节国内供需的重要工具,但2025年受全球经济等因素影响,出口增速放缓,前8个月出口总量37.32万吨,同比增长1.47%,出口依赖度保持在21.23%。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的量同比增长,其余国家缩减。供需差持续扩大,企业竞争激烈,DMC产品自2022年9月由盈转亏。
二、DMC价格与利润:先涨后跌,亏损困境待解
DMC价格跌宕,近10年新低凸显市场困境:过去5年DMC价格先涨后落,2021年10月最高点突破6万,后震荡回落。2025年前三季度先涨后跌,低点降至10,200元/吨,创近10年新低。7月因原料金属硅价格上涨和山东东岳装置停车,价格淡季反弹,但引发8-9月需求前置,季节性波动弱于历史同期。
价格联动紧密,成本传导影响显著:DMC与原料金属硅价格联动性高,2022年后因金属硅下游多晶硅行业(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扩张,其对DMC成本影响加强。DMC与直接下游107胶、110胶、甲基硅油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因DMC在下游生产成本中占比较高。
利润持续亏损,上市企业业绩承压:DMC自2022年9月陷入亏损,2025年利润由强转弱,2-3月企业限产保价,盈利能力修复,4月后供需转弱,亏损扩大,截至9月26日,平均亏损1204元/吨,较去年同期扩大220元/吨。有机硅上市企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整体承压,17家企业同比下降54%,合盛硅业首次亏损,恒星化学、润和、回天、硅宝等企业表现较好。
三、有机硅行业未来展望:供需改善可期,企业战略转型加速
产能转移持续,供应增速逐步放缓:未来5年全球新增产能集中在中国,2026年陶氏英国部分有机硅单体产能计划关停。预计2029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占比将提升到84.72%,较2024年提升5.15个百分点。国内新建计划多,但受行业周期、产能过剩和亏损影响,新增产能增速放缓,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降至2.17%,2026年大概率无新建成投产项目,2027年可能有40万吨产能预期投产。
新兴领域崛起,需求增长亮点频现:未来新能源汽车、医疗、电子行业将成为有机硅市场主要需求增长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用胶量是普通燃油车的7倍,有机硅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医疗领域因人口老龄化,有机硅橡胶在手术、护理、医美和人造器官等方面需求增长;电子电器板块,有机硅在电子器件粘接、封装、散热等环节需求持续增长。
供需有望改善,价格走势渐趋明朗:预计未来5年有机硅中间体及单体供需保持增长,增速放缓,需求端增速逐步赶超供应端,2027年前后供需失衡矛盾有望改善,DMC价格有望走出局部震荡行情。2026年价格底部震荡,年均价可能回落,2025-2027年年均价在11,500-12,500元/吨。2025年四季度,10月价格稳中向好,11-12月因传统需求淡季价格小幅回落,波动区间在10,500-11,500元/吨。
政策支持助力,企业战略转型加速:有机硅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作为新兴产业材料,有较大发展潜力。头部企业将优化产品结构,向下游深加工延伸,实现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部分企业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优势企业并购整合增加;上下游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全球占有率。
四、有机硅行业热点问答:出口、需求与价格走势解析
聚硅氧烷出口有韧性,一带一路市场潜力大:DMC出口量少,聚硅氧烷出口增速有韧性,未来全球产能向中国转移,海外对中国初级形态聚硅氧烷需求将保持增长,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速提升。
海外产能开工分化,信越供应本土为主:欧美地区海外产能开工稳定性不高,整体开工负荷在60%-70%居多,日本信越开工稳定性较高,产品主要满足本土需求,流入中国的体量少。
海外产能短期稳定,仅陶氏有退出计划:目前除陶氏2026年有退出计划外,瓦克等海外企业短期暂无关停计划。
新能源电子需求旺,医疗领域增速稍缓:未来三年内,新能源和电子领域需求增长较快,如新能源汽车、电子胶领域;医疗领域前景乐观,但认证周期长,增速相对较慢。
传统领域拖累,国内需求增速降至5%-7%:预计未来国内有机硅需求增速降至5%-7%,因传统建筑纺织领域增速放缓,对整体需求增速有拖累。
建筑胶增速放缓,光伏电子胶弥补缺口:建筑胶需求有增量但增速放缓,品牌优势提升,冲击中小企业市场份额;光伏胶、电子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建筑胶增速放缓的拖累。
高温胶下游需求旺,产能增量较为显著:高温胶在新能源汽车、厨房用具、可穿戴设备和电线电缆行业的消费量明显增加,下游产能增量较快。
新增产能投产延迟,2027年或有新进展:预计2026年年底新增产能投产概率低,最早可能在2027年。
短期价格有支撑,四季度波动区间明确:9-10月因企业检修计划多,开工负荷预计在75%左右,供应端有支撑。企业库存水平低,预售订单充足,10月价格有上行预期,但下游需求增长差会抑制涨幅,价格波动区间在10,000-11,500元/吨;11-12月价格可能回落,波动区间在10,000-11,000元/吨。
Q1:后续对我国DMC出口量的规模大概是怎么展望的?
A1:DMC作为危化品,出口量非常少,DMC和d4更多产品的出口聚焦在聚硅氧烷产品上,如107、110胶、硅油等。未来全球产能向中国转移,海外虽产能收缩,但不断延伸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对中国初级形态聚硅氧烷产品的需求量仍会保持增长,预计出口的聚硅氧烷出口增速有较强韧性。从近几年发展变化来看,出口到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增速明显提升,迈图关停海外产能后,中国初级形态聚硅氧烷出口量上了一个台阶,预计陶氏关停产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升出口规模。
Q2:海外当前近100万吨产能的整体开工负荷大概在什么水平,除陶氏产能外,是否还有其他海外单体厂的DMC产能可能会有缩减预期?
A2:海外产能整体开工稳定性不高,尤其是欧美地区,俄乌战争爆发后能源成本上升,导致欧美地区单体开工负荷相对不稳定,目前整体开工负荷在60%-70%居多。日本信越开工稳定性相对较高,但货源主要满足本土使用,流入中国的体量较少。经调研,瓦克、星火等海外产能短期暂时没有关停计划,目前只有陶氏在2026年有退出计划,其他外企暂时没有。
Q3:未来三年内,有机硅会在哪一个下游细分领域的需求增长比较亮眼,在下游趋势发展情况下,国内有机硅需求增速大概会在什么区间?
A3:未来三年内,有机硅在新能源和电子领域的需求会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电子胶领域。一方面受益于碳中和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5G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会带动有机硅在新能源用胶、电子用胶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医(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疗领域前景乐观,但认证周期较长,增速可能不如新能源和电子领域。预计国内有机硅需求增速会降到5%-7%的水平,原因是传统的建筑、纺织等领域基数较大且增速放缓,对整体需求增速拖累较大。
Q4:截止到2024年,随着电子等领域需求增长,有机硅需求结构有怎样的进一步变化,硅橡胶领域中高温胶和液体胶近年来下游产能是否增量较快?
A4:从硅橡胶结构变化来看,建筑胶需求整体有增量,但增速放缓,品牌优势提升,大企业份额明显提升,中小企业市场份额缩减。光伏胶、电子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建筑胶需求增速放缓的拖累,整体总量保持增长。高温胶在新能源汽车、厨房用具、可穿戴设备以及电线电缆行业的消费量有明显增加,下游产能增量较快。
Q5:今年和明年是否有确定性新增的产能,在当前高开工运行且价格处于底部位置的情况下,对价格上涨的时间和幅度大概是怎么展望的?
A5:今年和明年目前没有确定性新增的产能,起亚虽披露2026年年底投产,但预计其投产概率非常低,最早可能在2027年。9月份行业开工率约75%,不算偏高,因为9-10月国内有机硅厂家年度检修计划多,东岳山东东岳停产装置未启动,部分企业因意外事件复产时间延后,装置检修情况较多。10月份云南能投、江西星火有年度检修计划,预计开工负荷在75上下,供应端有支撑。目前企业库存水平相对偏低,预售订单量充足,预计10月份价格有上行预期,但下游终端需求增速较差会抑制价格上涨幅(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度,价格波动区间可能在10,000-11,500。11-12月份检修产能恢复,下游需求进入淡季,供需关系转弱,价格可能回到10,000-11,000区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以此作为投资依据出现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