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的突然辞职,让日本首相宝座成了烫手山芋。
从上任不到一年就匆忙下台,这位本就不被看好的首相最终还是没能"撑过去"。
但牵一发而动全身,鹰派、温和派纷纷下场角逐,日本内政也出现了强烈的变化。
不仅影响到了日元汇率,就连普通百姓的钱袋子也受到了波及。
但有人却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嗅到机遇。
我们普通人究竟该如何应对,发现新的商机呢?
石破茂辞职后自民党几大派系根本没给市场反应时间,直接进入“抢位模式”。
最受关注的鹰派代表高市早苗,不仅频繁参拜靖国神社拉拢保守派选票,还公开提出要强化 “经济安保”:计划对半导体、稀土等关键领域加严出口限制,甚至扬言要提高中国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
众所周知中国是日本汽车零部件的最大进口国,长三角地区有上千家配套企业,一旦关税壁垒竖起,这些企业的订单量很可能直接腰斩。
温和派的林芳正也是丝毫没闲着,他拿着自己多年的外交履历,天天泡在日本商工会议所,反复强调 “不能跟中国市场脱钩”。
从数据来看2024年日本丰田、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分别达到35%和40%,如果贸易关系恶化,这些车企的季度利润可能暴跌20% 以上,连带日本本土的零部件工厂都可能裁员。
在野党更懂 “民生牌”,立宪民主党和国民民主党干脆组成“联合战线”,把“钓鱼岛议题” 暂时搁置,转而承诺给低收入家庭每月发放5万日元也就是2500元人民币的消费补贴,就是瞅准了老百姓对经济低迷的不满,获得民心拉票。
但不同派系的政策主张,本质上是把日本经济往不同方向拉,而这种拉扯会通过三条路径冲击全球市场 。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高市早苗真上台,她的贸易保护政策会让市场对日元失去信心,2024年日本央行还在维持负利率,一旦叠加避险情绪,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可能跌破1:0.05。
你手里10万日元的理财换算成人民币可能直接少了1000多块。
如果是林芳正掌权,日元汇率稳住,海淘日本母婴用品、小家电的成本能降 10%到15%,相当于变相省钱。
最关键的就是供应链的影响,日本是全球 “隐形冠军” 聚集地,比如汽车芯片用的陶瓷基板,日本企业占全球80%的产能。
电子产业离不开的光刻胶,日本信越化学一家就占37%的市场份额。
如果贸易保护升级,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手机制造商可能面临零部件断供风险,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配套工厂甚至可能被迫停工,部分打工人的饭碗会受影响。
就连国际煤炭价格都可能被带偏!日本80%的能源靠进口,若新政府重启 “煤炭发电计划”,全球煤炭需求增加,国内冬季供暖成本可能都会小幅上涨。
很多人知道日本19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几年日本的“负动产”问题更严重了。
根据日本总务省2024年最新报告,全国空房率已经升至15.2%,其中北海道部分地区出现整条街道仅有一两户人家居住的情况。
因为每年要交的固定资产税、维修费加起来得10万日元,房子直接成了 “吞钱黑洞”。
这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一个明确点,手里如果有非核心房产,比如偏远城市的公寓、长期空置的度假房,都在犹豫该出手还是不出手,哪怕降价也比砸在手里强。
再加上日本人口结构变化!预计到2070年,日本人口将减少30%至8700万,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8.7%。
这样的人口趋势不仅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萎缩,更对整个消费结构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年轻消费者数量锐减,而老年人消费能力和意愿相对有限,对于石破茂这样的政治家来说,如何在不伤害既得利益集团的前提下推动经济转型,确实是一个几乎无解的难题。
不过咱们不用慌!中国的经济韧性比日本强得多。
2024 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低于3%,中国还能保持5%以上的增速,靠的就是两点,完整的产业链和14亿人的内需市场。
从螺丝钉到新能源汽车电池,咱们自己能造,不怕供应链断供!14亿人的内需市场,光是银发经济2024年规模就突破120万亿元,比日本全年GDP还高。
这种优势下普通人其实能找到不少商机,不是非要去炒外汇、搞投资。
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全天候"资产配置策略正在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才是最好的选择。
据央行数据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居民人民币存款增加了9.89万亿元,这显示出民众对储蓄安全性的重视。
在投资品种选择上,可以考虑将资金分配到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中!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则可能带来更高但风险也更大的回报。
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合理配置。
大家更要有"反季节思维",当大家都在追求热门行业时,不妨关注一下那些看似冷门但需求稳定的领域。
比如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健康管理等领域,不管经济好坏都有稳定需求。
特别是与银发经济相关的技能,如老年心理咨询、康复护理、适老化产品设计等,未来几年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关键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既要做好风险防范,也要善于发现机遇。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那些能够适应变化、持续学习、勇于创新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毕竟每一次危机都是重新洗牌的机会,关键在于你是否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