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毕马威: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正当时
报告共计:44页
毕马威《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正当时》核心内容总结
2024年是低空经济发展元年,在国家与地方政策推动下,低空经济成为战略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领域。截至2024年底,全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7.1万家,2024年新注册企业占比14%,产业潜力巨大。
国资国企在低空经济发展中承担重要责任。低空经济产业链长、技术融合难度大,且需长期资本投入,国资国企凭借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及抗风险能力优势,能发挥引领作用。例如八家央企组建创新联合体,西南某城投公司打造产业园并获多条试点航线。从企业分布看,175家相关上市公司中民企占比67%,国企虽仅27%,但平均资产与营收分别是民企的12.7倍、13.3倍,且2022-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6%,增长韧性更强。
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需多维度发力。差异化发展方面,要契合区域规划,如广州聚焦智能航空器、成都侧重工业无人机,同时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填补运营服务、场景应用等领域空白;集群式发展方面,多地布局产业园与产业基金,国资国企可通过建产业园、搭创新平台、设产业基金争当“链主”,目前成德绵自凉等三个国家级航空集群已形成示范;场景创新方面,“低空经济 + 物流/农业/旅游/巡检”等融合场景涌现,国资国企需结合“十五五”转型需求,通过跨界合作推动场景商业化,提升公众接受度;政策争取方面,要积极申报国家示范试点,目前深圳、青岛等地已推进相关工作,同时参与监管法规完善,为产业发展创造制度环境。
2025年作为国企改革收官年,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既能推动自身产业升级,也能引领产业链协同,为区域经济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低空经济重点城市发展策略对比表?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