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粤港澳大湾区被赋予世界级城市群期待时,两家银行却在此遭遇滑铁卢。
交通银行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行在珠江三角洲的利润总额是-38.20亿元,去年同期的利润总额是33.03亿元。
交通银行半年报里的“珠江三角洲”,指的是福建省和广东省。
不仅仅是交通银行,华夏银行也在大湾区栽了跟斗。
华夏银行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利润总额是-3.30亿元,去年同期的利润总额是2.59亿元。
华夏银行半年报里的“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深圳、广州、海口、香港。
众所周知,粤港澳大湾区是非常富饶的地方。
但是短短一年时间,交通银行和华夏银行都在这一个区域由盈利变为亏损。
仔细观察两家银行,它们的信贷规模都在上升,不良贷款率都有所下降。
截至2025年6月末,交通银行在珠江三角洲的贷款余额为1.20万亿元,较年初的1.12万亿元有所增加,不良贷款率为1.28%,较年初的1.32%下降0.04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6月末,华夏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贷款余额为2965亿元,较年初的2704亿元有所增加,不良贷款率为1.51%,较年初的1.55%下降0.04个百分点。
黄桷树pro推测,贷款余额还在增长,不良贷款率也在合理区间,这意味着很有可能是计提了大量的拨备,影响了当期的净利润。
值得关注的是,两家银行的员工数量都是在减少。
交通银行在珠江三角洲的员工数量, 24年12月末是10261人,25年6月末是10188人,降幅是0.71%。
华夏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员工数量,24年12月末是3436人,25年6月末是3290人,降幅是4.25%。
这传递出来的信号是,两家银行都在努力地降本增效。
黄桷树pro注意到,2024年,交通银行在珠江三角洲的利润总额是91.74亿元,华夏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利润总额是-5.95亿元。但是从2025年开始,两家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业绩都是大幅下滑。这背后的原因有可能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竞争激烈,银行的净息差远低于全国水平,再叠加传统产业正在调整以及高科技产业转向直接融资,使得银行在这个区域的业务越来越难做,于是业绩出现了变脸。
上一篇:华为最新发布!事关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