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冉学东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这表明居民和企业存款加速向金融产品转移,部分资金通过理财产品进入股市等资本市场。
但是到了8月份,尽管A股市场仍然火热,但是存款搬家现象似乎开始减速,中国人民银行9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多增0.55万亿元,但环比少增近万亿元。
也就是说,居民存款搬家进入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的现象仍然在继续,但是步伐在放缓,这是否意味着居民存款搬家的现象会继续放缓呢。
其实,此次A股行情的调整是从8月26日开始调整的,当天开盘时3871.47点,收在3868.38点,下跌幅度是0.37%。幅度并不大,第二天A股大幅下跌了1.76%,这是在没有较大负面消息情况下的下跌,此后A股开始震荡。
所以从以上看,如果7月份非银行存款大增是因为行情火热,一些居民存款搬家到了非银存款进行股票或者基金投资,那么在8月最后四五天,存款搬家脚步放缓,似乎可能性并不大。
因为8月大多数时间里,行情可谓火热,从8月1日3562点上涨到了8月26日的3871,上涨了超过300点,许多人认为,这其实坐实了A股已经进入牛市的判断,而此前六七两月的上涨也仅仅只能看作是牛市的起步。在这个情况下,投资者怎么会减缓股市的投资,存款搬家现象还会放缓呢。
当前要判断8月非银存款增速放缓对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还要从六七八三个月,居民存款、银行理财规模和非银存款三者环比变化情况去找答案。
从央行披露的数据我们看到。从环比看,居民个人存款6月份增加了2.4万亿元,7月减少了1.11万亿元,8月增加了0.11万亿元。从银行理财的规模看,2025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7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量规模是31.0万亿元,单从规模看,行业规模环比上月基本持平;8月目前没有权威的总规模数据,但是根据媒体从业内可信渠道获悉并汇总数据8月主要的银行理财公司继续实现规模净流入。规模排名前14位的理财公司(六大国有行旗下理财公司,以及招银、兴银、信银、光大、浦银、民生、平安、华夏八大股份行理财公司),有12家在8月实现了存续余额净增长,管理规模合计增长约2857亿元,总规模至25.02万亿元,以上理财公司属于理财公司的头部企业,其资产规模占了整个理财行业的绝大部分,由此可以判定,8月份银行理财规模也是增加的,但是增幅不明显,整体和六七两月不分伯仲。也就是说六七八月银行理财这一块变化不大。
而非银存款6月份环比增加了1.77万亿元,7月增加了2.92万亿元,8月份增加了1.18万亿元。
银行理财投资的底层资产占比绝大多数还是债券,而债券市场在这三个月里却是坐上了过山车,债券市场从5月初开始下跌,6月份有所上涨,七八两个月震荡大幅下行,直至9月中旬都是在下行的态势,即使在这样的行情下,一些债券基金开始出现明显的赎回,但是银行理财的规模仍然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在赎回的同时,仍然有资金在入市申购,可见居民对于稳健性投资品种的偏爱。
所以我们看到7月份存款搬家规模最大,导致当月居民存款是负增长的,这个趋势在8月也开始放缓,只是稍微增加了0.11万亿元,这当然会导致8月非银存款的环比少增加。
8月份在股市火爆的情况下,非银存款增速放缓,可能一部分原因是一些投资者解套了,选择解套离场,这部分资金重新从非银存款撤回居民存款,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部分投资者觉得大盘再上3800点,可能已经到了高位,投资开始谨慎起来。
不过此轮存款搬家进入股市的一个大前提是,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升高,再加上保险资金的引导效应,存款资金进入股市。笔者认为,国内的利率下行仍然是大趋势,在美联储再次打开降息通道的情况下,国内的利率还会下降,存款搬家从长期看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