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
如果说,此前的外卖大战中,彼此都在疯狂补贴、砸入真金白银,以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价格。
现在,竞争更进一步。
不仅是让用户吃得更实惠,更直接给用户配备了一个“秘书”,一个专门帮用户点外卖的“秘书”。
9月12日,美团宣布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开展公测。这应该就是此前美团透露的,即将发布,并正在“封楼测试”的面向C端的智能体。
官方的介绍中,“小美”定位为“小而美的AI生活小秘书”,“小”指简单、“美”指美好生活。“小美”搭载了月初发布的美团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 ,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交互、内部接口调用,能够实现原生、丝滑的外卖下单、餐厅推荐、订座导航等本地生活服务体验。
在市场看来,美团将其首款AI Agent产品瞄向点外卖等本地生活场景,并选择于此时发布,用意不言而喻,就是为应对当下外卖大战,所打出的一张AI牌。
目前,随着阿里的AII in 外卖之势,美团的市场份额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被部分分流蚕食。如何留住用户,稳住基本盘,成为美团的当务之急。
而“小美”,可以说是一记巧招,是美团的一种绕开正面战场的“野路子”,以为用户提供一种更加新奇、便捷的点外卖体验切入,试图用AI留住用户。
AI蓝媒汇也第一时间体验了“小美”,看看这个所谓的“生活小秘书”,能否助力美团打赢这场难度极高的战争。
外卖“小秘”
与美团主APP页面不同,“小美”的页面以及交互方式,都非常简洁。
用户只需要说一句话,或者输入需求,“小美”就可以自我规划任务,并完成执行。用户只需要在过程中,在“小美”给出的清单中,进一步明确选择,并确认,然后最后付款就行。
比如AI蓝媒汇向“小美”提出点一杯“香草拿铁”的需求,“后者”会进一步询问,具体是什么品牌。
当品牌确定之后,一个订单卡片随即生成。
用户可以在该卡片,调整产品的一些选择上的信息,比如“冰”、“热”等等,然后确认OK之后,“小美”会调出支付页面,选择付款就行。而假如更改注主意,就只需要一句取消订单,“小美”便可直接取消。
AI蓝媒汇注意到,当用户将自身美团账号数据授权给“小美”后,“小美”上发起了的一应订单行为,都在美团上留有记录。
可以理解为,用户通过与“小美”对话,发送需求,“小美”在后台自主执行任务,先是查询点评等内容,在后台筛选完商家之后,拉起美团、调用美团外卖,然后确定配送地址、勾上优惠,帮用户下单外卖后,再将页面返给用户,把最后确认及支付的一步,交给用户自主决定。
这是在有相对明确的需求下。
如果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与“小美”聊天,由后者分析用户需求、习惯,并给出相应推荐。
AI蓝媒汇以周末带孩子出去玩为需求导向,让“小美”推荐一些游乐场。后者会进行诸如“分析”、“筛选”、“评估”等一系列思考之后,给出游乐场推荐。具体到每一个游乐场,还会有相应的门票信息、游玩项目介绍,供用户参考。
需求发现并明确之后,同样“小美”可以调用美团门票,直接下单。从实际体验上来看,“小美”确实如美团所说,是一款能够帮用户做事的AI Agent产品。
不过,目前“小美”与美团本身强绑定,这意味着,“小美”只能点美团外卖、订美团门票以及酒店等,同时适用场景并不大。
虽说美团宣称“小美”定位于“生活小秘书”,但AI蓝媒汇发现,目前“小美”的任务处理场景,局限于点外卖、订酒店、门票等场景,还无法支持美团买药、单车、打车等,或许在此后,美团会给“小美”不断迭代,以覆盖更多本地生活。
就目前来看,主要发力点,还是在点外卖这一用户体验上。
同时,虽说在具体执行中,“小美”能够自动勾选美团红包,但由于美团外卖优惠机制非常复杂,除了红包之外,还有膨胀、会员购券、神抢手等多重机制,在“小美”上点外卖,未必会是最划算的。
但对于比较喜欢追求新鲜体验的用户来说,“小美”确实很大程度上革新了点外卖的场景,利用语音指令和智能推荐,调用大众点评跟美团的一应资源,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快速找到合适的餐品,自动完成下单。
押宝AI
在这背后,美团同样也在发力AI,以期在此次外卖大战中,寻找更多破局的可能。
AI蓝媒汇了解到,美团的AI战略,正在加速。
一个最为明显的对比的是,在过去两年,几乎所有主流大厂,都纷纷发布了自己的通用大模型,但美团虽说在内部一直都有所布局,但就是选择隐而不发。
直到现在。
先是在9月1日,美团发布并开源其560B参数的混合专家(MoE)模型——LongCat-Flash(龙猫),再到9月10日,大众点评装上 AI 大脑,说是能剔除虚假评论,帮用户真选,然后便是,此次发布的服务C端的“小美”智能体,很明显,美团AI的动作,突然一下子就激进了起来。
这当然是与竞争有力直接相关。
过去一段时间,阿里先是以淘宝闪购+饿了么狙击美团外卖,接着又以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的方式,进攻大众点评,这些都给了美团十足的压力。
刚发布的Q2财报显示,美团第二季度营收9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调整后净利润为14.9亿元人民币,同比骤降89%。进一步穿透下,二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的利润由去年同期的152亿元,减少至37亿元,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25.1%下降至5.7%。
业绩的变动,正是美团防守代价的直观体现。刚过去的二季度,在阿里京东的强势进击下,美图不得不跟进补贴战,牺牲利润增加开支,以主要用于骑手成本增加、履约端补贴以及 C 端用户补贴。
只是谁都知道,高额的补贴战,难以为继,尤其是对美团而言。
而AI,或正为破局而来。
事实上,早在 2025 年初,美团管理层便明确了其三层面 AI 战略:其一,AI at work,旨在全方位运用 AI 技术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与日常业务运营效能,从内部优化企业运作流程;其二,AI in products,利用 AI 对现有 2B 和 2C 端产品与服务进行革新,同时打造全新的 AI 原生产品,深度赋能商家与消费者;其三,构建内部大语言模型,持续加大投入以提升自研基座模型能力,为整个 AI 应用体系筑牢根基。
很明显,此次发布的“小美”,正是处于美团AI战略第二个层面。
对于美团自身而言,通过“小美”,摆在明面上的是,美团希望逐步搭建一套“以 AI 为核心的本地生态闭环”,推动外卖大战从 “价格竞争” 向 “体验竞争” 的战略转型。
只是这一切的前提是,美团需要在主战场上扛过来自阿里的猛烈炮火。
毕竟,“小美”虽好,但更多是锦上添花。当下外卖这场硬仗,终究还是先得拼赢刺刀。
Lanmeih/今日话题
你会用“小美”点外卖吗?
咱们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