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16日讯(编辑 杨斌)转债新券延续着火爆。由于供给稀缺,近期新上市的转债仍有可观的涨幅,部分新券上市三周价格就能翻倍。而8月以来,转债发行预案的发布有所增多,且预案审核节奏边际加速。业内认为,明年上半年或可期待转债市场的扩容。
8月近一个月无转债新券上市,微导转债在8月27日上市后涨幅惊人,上市首日即大涨57.30%。截至今日收盘,微导转债价格213.21元,上市三周已上涨了113.21%。上周,有三只转债集中上市,凯众转债、胜蓝转02在9月10日的上市首日双双大涨57.30%。截至今日收盘,胜蓝转02上市一周仍有66.40的涨幅%。
图:下半年转债新券上市表现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财联社整理)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的团队指出,在资产荒背景下,转债新券剩余期限久,未到赎回期没有赎回压力,向上空间较大,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财联社今年已多次报道,由于权益市场向好,转债强赎增多、转股加速,叠加大额银行转债到期等因素影响,存量转债市场快速萎缩。转债发行自去年以来受限,使得转债新券的稀缺性愈发显著。
目前,沪深交易所存续可转债规模为6183亿元,较去年末又下降了1100多亿元。今年已有26只可转债新券发行,发行规模共计334亿元;去年同期为32只,规模266亿元。
胜蓝转02上市后,未来至少一个月又将没有转债新券上市。业内人士认为,次新券估值或再度抬升。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以来发布转债预案的上市公司增多,且股东大会在短时间即予以通过。8月至今有24家上市公司发布转债预案,部分仅过了两周就获得股东大会通过。
图:近期发布转债发行预案且迅速获股东大会通过的公司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可转债新券从发布预案到发行,中间流程包括: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批准、交易所受理、上市委通过、同意注册,直至发行公告。
根据孙彬彬团队的统计,2025年新券审核各环节的审核周期明显缩短。如2025年转债在从新发预案至股东大会周期平均仅29.58天,远低于2024年新发标的的196天。从新发预案到上市委通过各环节平均周期加总合计需要208天,按照2025年上市委通过-同意注册的平均周期看大概49天,2025年新券的审核平均周期或可压缩至260天内。
东方金诚的研究认为,监管对转债预案审核节奏边际加速。随着上市公司投融资动力提振,若转债审核周期出现明显缩短,转债供给出现进一步扩充,不仅将带来更多打新机会,也有望进一步丰富转债供给格局,吸引更多配置资金入场。
孙彬彬的团队预计,从时间节奏上看,今年下半年转债供给难有明显改变,明年上半年或可期待转债市场扩容。
国金证券固收首席尹睿哲认为,当前处于“证监会核准”与“发审委通过”两个环节的转债新券约100亿,即使将交易所受理环节也计算在内,转债新券的供给仍不足500亿元,短期供给补充仍然有限。不过,8月转债预案数量接近20只,已回到2020-2023年的高峰期,未来发行仍然值得期待。
(财联社 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