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大树的格局)
今天聊聊这本书第12章《理解市场》。
这一章的核心,就是想捅破那层“市场定价”的窗户纸。很多投资者整天盯着K线图、技术指标,或者被各种宏观消息、政策解读搞得晕头转向,却很少静下心来想想:股票的价格到底是怎么定出来的?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随机的吗?还是有规律可循?理解了这一点,你才能真正理解市场在“想”什么,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
12.1节(有效还是无效) 是整个章节的起点,也是投资界争论了几十年的老问题。作者把它放在开头,是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讨论都像在沙地上盖楼。
市场到底是不是“有效”的?就是说,价格是不是总能瞬间、完美地反映所有信息?如果是,那我们普通人就别想赚钱了,因为任何机会都会被瞬间填平。但现实显然不是这样,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股神”和“韭菜”了。
所以,作者重点讲了“捡钞票”和“鉴宝”这两种比喻。“捡钞票”是说,如果市场真那么有效,地上就不该有钱(低估机会),等着你去捡;而“鉴宝”则是说,市场很多时候像个情绪化的收藏家,会把好东西(价值)看走眼,或者把赝品(泡沫)当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