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5年,中国经济可能要全面发力了
创始人
2025-09-14 20:41:38
0

大家好,今天聊聊中国经济在2025年的情况。说实话,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走势挺稳的,各种数据都显示出回暖迹象。官方公布上半年GDP增长5.3%,比预期高点,这得益于一系列政策调整和外部环境变化。过去几年,国际形势复杂,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但中国这边通过内部挖潜和刺激措施,逐步稳住了阵脚。回想2016年那会儿,中美关系开始紧张,特别是南海对峙事件后,国家就把重点放在提升自身实力上,从国有企业资产扩张到能源和工业转型,都在有条不紊推进。到2025年,这些积累开始释放红利,经济发力不是空谈,而是有数据支撑的。

先说说经济增长预测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7月把中国2025年GDP增长预估调到4.8%,比之前高了点,主要因为中美关税减让协议的影响。OECD在6月报告中预计4.7%,世界银行则看到4.5%。国内方面,上半年实际增长5.3%,二季度5.2%,虽然比一季度略缓,但整体超出了年初目标。政府设的“围绕5%”目标,看来有把握实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刺激政策及时跟上,从2024年9月开始,央行就转向适度宽松,连续降准降息。5月推出10点货币包,包括降低准备金率50个基点,基准利率下调10个基点,这些直接注入流动性,帮企业减轻负担。结果呢?制造业投资上半年涨了9.6%,出口保持稳定,消费也逐步回升。

国有企业这块是关键支撑。2023年底,央企和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达到371.9万亿元,比2016年的131万亿元翻了好几倍,年均增速10%以上。2021年最高达14%。到2025年上半年,SOE经营收入26.276万亿元,基本持平去年同期,但利润增长7.4%。这些资产主要投向能源、工业和基建,确保国家在关键领域有控制力。举例,央企研发投入从2016到2020年平均年增14.5%,现在继续保持高位。这不是盲目扩张,而是针对外部压力做的准备。结果,国企成为经济稳定器,在疫情和贸易战中发挥了大作用。

能源转型是另一个亮点。中国2024年清洁能源投资超8000亿美元,全球最多。到2025年一季度,太阳能新增72吉瓦,比去年同期多18%。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占总电力的25%以上,首次超过这个比例。光伏和风力发电量已超居民用电总和,这意味着即使外部能源供应中断,也能基本自给。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6250亿美元,2025年预计继续增长。碳排放方面,一季度燃料燃烧CO2排放降1.2%,这是清洁能源部署直接带来的。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25%,现在进度超前。这不光环保,还拉动经济,相关产业就业增加,出口电动车和电池也成新增长点。

工业升级跟能源转型紧密相关。“中国制造2025”计划从2015年启动,到现在十年,成效明显。原本针对中低端制造卡脖子问题,现在高科技领域自给率大幅提升。汽车业从依赖进口到全球第一出口国,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增长30%。大飞机C919已商业运营,半导体军民两用自给率达70%以上。这些突破不是一蹴而就,从2016年后,国家集中资源办大事,国企和民企协作,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升到2.5%。结果,军备能力也上台阶,像055驱逐舰、国产航母入列,都是工业实力的体现。2025年,工业产出增长强劲,制造业PMI连续几个月超50,显示扩张态势。

基建方面,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强项。高铁里程从2016年的2万公里,到2024年底超4.5万公里,2025年继续新增。高速公路总长18.3万公里,机场数量增加,花湖机场等枢纽投用。2019年春运运送30亿人次,那时就证明了物资调配能力。现在,这些设施在和平期拉动消费,在应急时保障供应。2020年疫情时,封城封省,全国有序响应,就是基建和组织力的体现。西方媒体当时承认,中国有处理大规模危机能力。2025年,基建投资重点转到高质量,像新高铁线路开通,机场扩建,工人操作起重机吊装钢材,这些都支撑经济增长。

中美关系对经济影响不可忽略。从2016年南海事件起,关系恶化,2018年贸易战加关税,中国出口受压。但2025年有转机,5月中美关税协议减让部分税率,美方从0.25%升到5.3%后,又降到4.75%-5%。中国刺激政策部分抵消负面,预计全年增长4.8%-5%。美企对华投资降到低点,但中国转向内需和“一带一路”,出口多元化。特朗普2.0时代,关税战继续,但中国自有应对,刺激包包括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财政赤字率4%,这些帮经济缓冲。

疫情后恢复是重要节点。2020年,中国率先控制住,GDP正增长,而美国深陷衰退。从那后,美国避免正面冲突,但2022年加息周期,中国政策谨慎,没跟进大幅降息,避免资产外流。2024年9月,美国先降息,中国跟进,货币转向宽松,同时化解10万亿元债务,地方政府轻装上阵。这些调整让2025年经济更有底气。

展望下半年,增长预计4.8%,全年可能超5%。消费潜力释放,制造业投资增,出口稳。清洁能源占比升,新能源汽车销量涨。国际环境改善,贸易摩擦缓,企业签合同,货物出口。基础设施投继续,半导体产能扩。总体,中国经济从战备转向发力,积累八年,实力质变。政策端,央行继续宽松,财政更主动。挑战有,像债务高、人口老龄,但通过改革应对。

说到底,中国经济发力靠内生动力。过去几年,大家觉得钱难赚,是因为资源倾斜战备,现在政策转向,拉升经济。2025年是关键年,苦日子熬过去,甜日子不远。数据摆这儿,不是吹牛。希望大家多关注,经济好转惠及每个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超10万人参加伦敦右翼反移民集...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这是英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右翼示威活动之一。”据路透社、《卫报》等媒体报道...
值得推荐的5款电商行业AI客服... 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商企业的核心命题已从单纯的流量获取转向精细化运营,其中客户服务扮演着至关...
大兴举行国际经贸合作交流会,签...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大兴国际经贸合作交流会上,北京市大兴区国际...
啤酒五巨头,半年吸金840亿 来源:界面新闻 文 | 财天COVER 张向阳 编辑 | 吴跃 销量持续下滑的啤酒市场,很久...
微软CEO纳德拉:微软必须重新... 9月14日消息,据外媒CNBC报道,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在一次员工会议上告诉员工,在宣布几轮...
劲方医药-B招股中,怎么看? 创新药是打新热门,药捷安康最近更是杀疯了,上市至今不到3个月累计最大涨幅近20倍。 当然,这也是套路...
晶盛机电接受115家机构调研 ... 图虫创意/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聂英好 截至9月12日18时,本周共有381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
原创 2... 大家好,今天聊聊中国经济在2025年的情况。说实话,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走势挺稳的,各种数...
世界杯经济火热 “世界超市”义... 距离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开幕还有9个月,作为“世界超市”的浙江义乌已率先驶入世界杯经济“快车道”。...
华泰证券点评8月金融数据:初步...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13日消息,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发布8月金融数据点评。 其中提到,存款是近期市场关...
区块链预测市场爆火!Polym...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网易科技) 区块链预测市场赛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引着资本的目光。 9月12...
阿里巴巴:发行32亿美元可转债... 【阿里巴巴港股周五股价大涨,投资者看好其加码人工智能举措】周四,阿里巴巴宣布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债...
罗永浩发文称“西贝的事情告一段... 日前,罗永浩因公开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引发争议,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则表示将起诉罗永浩,并称罗永浩...
2025年服贸会公众开放日周末... 40余场配套活动构建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莉、孙绮曼报道:9月13日,2025年中国...
南向资金一周净流入超600亿港... 人民财讯9月14日电,本周(9月8日至9月12日)港股市场主要股指集体上涨,恒生指数累计上涨3.82...
8月PPI降幅收窄但CPI再现...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进 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PPI(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
潮声丨“洋老板”涌入义乌,投资... 01义乌外资经营主体总量于2024年7月31日突破10000户,成为全国首个外资经营主体破万的县级市...
量子通信新突破! “经典-确定... 近期,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联合纽约市立大学(C...
有人称其“欠款千万未还”、拉横... 中国澳门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朱雨玲在美国大满贯夺冠不久,7月20日,一抖音博主发视频称朱雨玲欠其朋友上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