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潮涌,不息的是千年文脉;麓山巍巍,矗立的是时代脊梁。
九月长沙,一场跨越十二年的约定如期而至。岳麓书院门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楹联依然苍劲,它曾见证湖湘大地的思想奔涌,如今也将凝视另一幅数字未来的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9月14日-16日,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将在长沙举办,主题定为“AI领航 畅想湘江”。
从最初的“闭门论道”到如今的“起而行之”,从“产业跟随”迈向“战略引领”,从“单点突破”演进为“链上生长”,这场大会陪伴并见证了一个产业生态的成长与壮大。
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
选址之变:从“会场”到“场域”
细细梳理,互联网岳麓大会历年来的“选址之变”,恰是它发展脉络的生动注脚。
它不再只是一年一度的备受众人关注的会议,更演进为一个持续赋能、联结生成的“场域”。
“场域”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来的,指的是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网络。而岳麓大会所构建的,正是这样一种持续存在、不断生长的产业关系网络。
时间拨回到十二年前的秋分时节,互联网岳麓大会初启,12位湘籍企业家聚集岳麓书院,围炉论道,激情碰撞,畅想互联网的星火如何燎原。
“当时,我们这群湖南籍互联网从业者聚在一起,聊梦想、谈回乡创业,氛围很理想,但也带点‘闭门论道’的青涩,真正的实践落地还需要时间。”拓维信息创始人、董事长李新宇回忆道。
2018年,互联网岳麓大会移师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参会的企业代表和专家人数逐渐攀升至近万人。
会场变了,规格高了,影响力也跃上新台阶。也就是在这一年,湖南向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发出“春天的邀约”,热诚邀请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将总部或第二总部迁入长沙。
从默默无闻的论坛,到众星云集的盛会;从最初12家企业相聚,到如今超7000家企业奔赴而来;从300人参会,到报名人数突破3万,互联网岳麓大会的进阶,不仅仅是一场温暖的坚持,更是一次次与时代同频的共鸣。
而今年,大会首次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这一产业园区。
选址本身,就是一种宣言。
坐落于湖南湘江新区核心区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总投资18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是一座产城融合、智慧低碳的先进计算之城。它聚焦算力、算法、算据和计算应用四大核心要素,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基础软件、5G技术、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等前沿产业,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计算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为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强力引擎。
“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这个产业园区内召开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能让与会者直接感受到现实的算力‘心脏’。目前,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内的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部署的200P全栈国产化算力,不仅是湖南规模最大的AI算力底座,更以‘液冷黑科技’颠覆传统算力模式。”湖南中科曙光信息有限公司运维主管彭文钦介绍。
此外,世界计算·长沙智谷还通过签约百度、北京大学、湘江实验室等机构,已在工业质检、自动驾驶领域孵化30余项标杆解决方案;依托“教学实训中心”培育超800名大模型工程师,并吸引汇视威、迈曦软件等30余家创新企业入驻,其中5家企业估值过亿。
从会议现场到产业实地,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之”,互联网岳麓大会逐步从“一场会议”实现“一个场域”的质变。它并不仅限于年度性的相聚,而是湖南与数字时代持续对话的平台。
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
政策之力:从“产业跟随”到“战略引领”
产业的繁茂,离不开政策的阳光雨露。
但湖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非只是提供一片普照的阳光,而是精心设计了一套“阶梯式”的光照系统。
2014年,湖南出台了《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及配套政策,首次将移动互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
那时,北上广深是绝对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心,湖南的姿态是“追随者”与“邀请者”。
“这一年,恰好是中国首次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争抢移动互联网产业风口,湖南的政策出台可谓是恰逢其时。”金蝶集团董事长徐少春回忆道,“政策红利吸引了一大批互联网企业落户湖南,为后来计算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转折发生在2018年。
湖南不再满足于“欢迎回来”,而是在互联网岳麓大会上主动向全球湘商发出“春天的邀约”,从“引资”转向“引智”,从“招商”升级为“召商”。
随后,产业战略在不断升维,以2022年的《岳麓宣言》和2023年提出“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标志。政策导向从“拥抱既有产业”彻底转向“创造未来产业”。
这意味着,湖南不再只是问产业的“风口在哪里”,而是开始问“我们能否创造下一个风口”,而先进计算产业,正是湖南选中的“锚点”。
政策之力如何精准滴灌企业呢?
作为国内操作系统企业先行者,扎根湖南湘江新区的麒麟信安一直专注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并于2022年登陆A股资本市场,成为“国产操作系统第一股”。
“岳麓大会是行业不可多得的技术、人才、产业协同发展和交流的平台。”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文清对此深有体会,企业牵头的湖南欧拉生态创新中心曾在互联网岳麓大会揭牌启用,如今,通过生态构建、技术评测、产业聚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行业创新等体系,大大助力湖南数字基础设施底座的建设进程。
刘文清表示,自2016年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到长沙后,他每年都会参加岳麓大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也是长沙的一个品牌,能够把全国的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发展最新动态、行业优秀人才汇聚到一块。今年我们公司也将积极参与,开展展会交流、人才引进、合作洽谈等工作。”
“时代给了这一代青年人创业成功的机会,我们把握住了机会。”以岳麓大会为媒,万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吴太兵2018年回湘开启“二次创业”,2022年底落子创意软件全球研发中心,2023年底开工建设创意科学园。目前,万兴科技在湘员工增至近1000人,其中青年研发人员占比超八成。
从杭州起家的蚂蚁集团,因岳麓大会结缘,也来到了长沙,在当年大会上与湘江新区签订项目。“我就是湖南人,长沙有希望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蚂蚁集团首席技术官何征宇信心十足。
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
生态之成:从“单点突破”到“链上生长”
先进计算是什么?在今天的湖南,它早已不是机房中轰鸣的服务器,也不只是工程师屏幕上的一行行代码。它正如同电力网络一般,成为一种基础性的生产要素,无声浸润于千行百业。
这条产业链,已在湖南实现了从“根技术”到“新应用”的全程覆盖。
在“根”部,岳麓山下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正持续运转,一秒钟可完成20亿亿次高精度运算,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更有飞腾的CPU、景嘉微的GPU、国科微的SSD主控芯片、麒麟信安的操作系统……它们共同构筑起坚实而自主的国产计算底座。
在中部,华为鲲鹏、湖南长城等整机厂商,将这些核心部件集成起来,转化为强大的算力设备,支撑起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而在“枝叶”般的应用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自2022年6月投入运营以来,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持续深耕先进计算、大数据、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它不仅联合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高校院系共建“湖南先进计算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平台”,还牵头整合国家超算长沙中心等资源,发起“湖南算力网络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生态加速成型。
2020年,博识峰云在长沙成立湖南公司及人工智能研究院。企业创新研发的城市级AI平台能对视频图像进行快速智能分析,算力可支持300路视频并发计算与调度,推动城市治理由被动“整治”转向主动“防控”。
......
“如今在湖南,你很难找到一家与先进计算完全无关的企业。”机械之家董事长刘旭龙笑道,“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星邦智能这类工程机械巨头,也都会通过嵌入传感器与物联网模块,让装备变得‘会思考’。”
“链上生长”的真正魅力,正体现在这种“交叉”式创新之中,一家企业的技术突破,很快便在生态中荡开涟漪,触发更多协同与响应。
正是这种紧密的产业协作,让湖南先进计算生态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它不再是几棵孤木,而是一座共生共荣、层次丰富的雨林。
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即将启幕。这一次,智见交锋、大咖宏论依然值得期待,但对湖南而言,更值得关注的或许已不再是会议本身,而是其所嵌入的那个蓬勃生长的“场域”,所依托的高瞻远瞩的“战略”,以及所服务的这片枝繁叶茂的“生态”。
来源丨长沙发布
供稿丨湖南湘江新区
编辑丨彭烨 校对丨罗建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