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正经历从 “规模扩张” 到“价值深耕” 的深刻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白酒的文化价值与产品价值深度融合,共同创造出崭新的行业生态。9月10日“酒以载道,文以化人”第二届中国酒文化大会暨“中国酒文化月”启动仪式在贵阳举行。
白酒文化价值的回归,意味着白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表达。正如在第十四届中国(贵州)酒类博览会上,茅台以产品矩阵与文化场景创新融合,让茅台成为消费者更紧密的情感载体。以文化初心重塑白酒消费新场景,不仅是茅台对 “酒以成礼、酒以养老、酒以成欢” 古典智慧的当代诠释,更是头部企业以文化软实力重构行业价值逻辑的重要实践。贵州茅台“文化叙事—体验重构—价值跃迁”的转型方法论,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
01 文化成为行业鲜明“符号”
白酒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升文化品位成为品牌竞争的发力点。在第二届中国酒文化大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普遍认为,行业面临转型和观念重塑,文化赋能成为白酒品牌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白酒正在经历深度调整。产能,销量,价格,需求都正在发生变化,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消费场景,消费群体,多元需求也正在发生变化。调整有内因,也有外因,但核心因素是中国酒文化。
为此,宋书玉提出,酒文化要“文化自省、文化自觉、文化自新、文化自信”。他认为,未来,中国饮酒文化会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国内与国际、古典价值系统和时代价值系统之间,融合、构建起中国特色的价值系统、生活方式。
白酒与其他消费品相比,不仅具有消费属性,更具有社交属性和文化属性。文化价值的体现,不断强化白酒所承载的情感价值,让人们在饮酒时,更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和家国情怀。
在第十四届中国(贵州)酒类博览会期间,茅台通过系列活动,创新性以产品矩阵与文化场景相融合,从而惟妙惟肖呈现茅台深邃厚重的历史底蕴、精益求精的匠心品质、丰富多元的文化价值,最终使得产品成为消费者最紧密的情感载体。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酒博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茅台将连接消费者,深化“情感共鸣”和“价值共创”。
这是行业标杆贵州茅台加速回归“初心”的又一案例。在第二届酒文化大会中,张德芹以“回归初心,共塑中国酒文化的时代价值”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表示,中国酒行业正面临一次深刻的“时代性跨越”,唯有回归“以酒成礼、以酒养老、以酒成欢”的初心,才能筑牢价值根基,走出中国酒业顺应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与酒文化大会相呼应的是,在5月19日召开的贵州茅台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张德芹就强调茅台的质量、文化根基不会动摇,创新与自我调节能力不会倒退,服务意识和能力也不会掉队。
这是茅台在行业深度调整期,主动做出的时代回答。
02 回归初心,重塑白酒消费文化价值
市场延续深度调整的背景下,白酒行业亟须价值理性回归、消费场景重构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确立。
外界关注到,作为龙头企业,为实现初心“回归”,茅台积极引导市场从对短期价格波动的关注,回归到对品牌底蕴、产品品质、消费体验与文化价值的深耕之上。
早在去年,茅台就提出了“三个转型”——客群转型、场景转型和服务转型;“四个聚焦”打——即产品要聚焦“单品”打,渠道要聚焦“协同”打,品牌要聚焦“价值”打,终端要聚焦“服务”打。
茅台持续在创新消费场景上下功夫,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培育打造“亲饮”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和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
今年上半年,茅台通过精准的产品矩阵布局,在核心单品之外成功打造了多个现象级爆款:蛇年生肖茅台酒一上市引发抢购热潮、“走进系列”产品引发收藏热,特别是“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酒”更创下首发2分钟内销售额破亿的纪录。“大单品+限量款”的双轮驱动策略,不仅有效激活了消费端热情,更展现了茅台强化高端叙事、聚焦消费者情绪需求转型的战略纵深。
茅台致力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以“酿造高品质生活”为使命,为消费者提供“悦己利他”的生活方式。以不断提速的茅台酒旅融合为例,茅台持续构建沉浸式消费场景,将山水、文化、非遗乃至每个普通人的旅途剪影,都融入到“茅台”酒旅融合的宏大叙事中,消费者不再是单纯的买家,而是旅途情感的共创者。品牌与消费者之间连接的也不止是交易,而是更具粘性和互动的情感。
在文化叙事的变革中,茅台全新“升维”文化体验馆,通过构建“商旅+”“生活+”“文化+”三大核心场景,让参观者在感受茅台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能体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让观者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对茅台价值的“理解、认同、内化”。
以文化体验馆为支撑点,茅台正着力构建“体验价值+情绪价值+社交价值”的三维价值矩阵,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综合体验服务,从而在产品交付之外建立起更深厚的情感连接,最终实现“以之成礼、以之养老、以之成欢”的白酒价值所在。
由此不难看出,茅台持续聚焦产品本质、文化内涵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探索更可持续、更健康的发展模式,从而践行“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企业价值观。
03 文化引领,助力高质量发展
白酒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核心价值在于情感联结。在市场的深度调整中,白酒文化内涵也经历深刻转型,从“权力符号”向“情感载体”转变。
宋书玉认为,时至今日,产业和企业的重要任务,是要“文化自省、文化自觉、文化自新、文化自信”。中国酒文化学的重要任务,是系统总结中国酒文化的传统价值,客观分析当今“双文化结构”的互相作用,传承、选择、整合、创造。研究中国酒文化的“新质酒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酒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茅台正在创新实践:其不仅以沉浸式的体验,让消费者深刻感受到茅台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同时,茅台也在加速国际化进程,向世界传播白酒文化内涵,讲好中国白酒故事。
茅台持续打造文化IP、创新国际表达,文化输出与全球布局相互赋能,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全面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积极与世博会、亚洲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等国际IP合作,发布5款“走进系列”新品和“世博会纪念酒”,海外市场营收达28.93亿元,同比增长31.29%;连续4年入围“2025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榜单。国际化布局不仅拓展了市场空间,更推动了茅台品牌价值的全球提升。
以文化为钥,茅台重塑行业价值坐标。在未来国际化进程中,茅台还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围绕东西方文化交融,致力于推动“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从消费群体、消费场景、消费方式入手,打造独具特色的沉浸式消费体验,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共享醇厚优雅的东方佳酿。
可以这样深刻理解,茅台初心回归行动,既是应对周期波动的短期策略,更是重塑产业价值逻辑的长远选择。这不论于企业还是整个行业,都是极富意义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