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财经社 倪大九
和普通投资者一样,银行“花不出去的钱”也会进行一些理财投资,比如买债券或者一些资管产品。
但是,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保证资金安全最为重要。因此监管机构通常会根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水平、专业人才储备等因素,设定其可以投资的资产类别和风险等级。
例如,一些中小农商行被限制投资信用评级较低(如AA级及以下)的债券,但如果他们为了追求更高收益而违规投资了这类债券,就构成了“超资质投资”。
一直以来,监管机构也是对这类行为的高度关注。但最近,不少银行却因超资质投资受到了处罚。
据统计,在江苏金融监管局官网行政处罚信息中,2025年已有四家农商行因超资质投资资管产品或债券而领到罚单。
近日,江苏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溧水农商行因“超资质投资资管产品和债券”的违法行为,被江苏金融监管局罚款40万元。
同时,蒋长征(溧水农商行副行长)、史志明(时任溧水农商行副行长)也因相同的违法行为,被江苏金融监管局警告并罚款。
其中,蒋长征被警告并罚款7万元、史志明被警告并罚款6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溧水农商行成立于2012年7月18日,是经江苏银监局批准设立的股份制农村金融机构,下辖1个营业部,23个支行、1个分理处。
公开资料显示,该行现任董事长为史小兵,现任行长为刘鼎。
半年报显示,2025上半年溧水农商行实现营收7.3亿,净利润1.34亿,资产规模达385.12亿。
值得注意的是,溧水农商行被罚并非孤例,2025年江苏已有多家农商行因同类问题领到罚单。
3月11日,江苏兴化农商行因“超资质投资债券、对已核销贷款追偿不到位”的违法行为,被泰州金融监管分局罚款75万元。
3月19日,江苏仪征农商行因“对已核销贷款追偿不到位、超资质投资债券”的违法行为,被扬州金融监管分局罚款80万元。
4月10日,江苏太仓农商行因“理财投资与自营投资风险未完全分离、超资质投资资管产品”的违法行为,被苏州金融监管分局罚款70万元。
那么,为何“超资质投资”沦为处罚高发区呢?
由于这几年由于信贷投放难、竞争日趋激烈等,为拓展更多收入来源,去年以来的债牛行情中农商行成为债券市场的“活跃分子”,因此“大行放贷、小行买债”之风盛行。
据了解,去年上半年多家农商行投资收益相比上年同期均实现翻倍,投资收益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
但部分农商行过度激励交易员、操纵价格等行为也引起监管关注。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表,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