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默。
现在找工作,你会发现技术能力不再是第一首选,学历、项目匹配度、服从能力才是硬通货。
尤其是大厂,招人时嘴上说着“看重潜力”,实际上要的是即插即用的工具人。
你技术再牛,如果不愿意加班、不愿意接烂摊子、不愿意被PUA,那大概率也混不下去。
最近,刷到一位大疆员工爆料:
去年来的应届生基本走完了,
今年开始把人员留存写进绩效里了。
试用期卡的人不多,
大部分都是扛不住自己走了。
说真的,这操作挺灵性的。
明面上是重视员工稳定性,实际上就是变相逼管理者别把人逼太狠。
只是,这人都跑光了才想起来留人,是不是有点晚了?
像大疆这种公司,名气大、待遇不错,按理说应该是应届生挤破头都想留的地方。
可为什么新人还是扛不住?
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没那么好忽悠了。
以前画个饼、给点期权就能让人往死里干,但现在95后、00后只会考虑这三个方向:钱给够,活别太恶心,领导别太恶心。
只有三条满足两条才能留人。
如果天天加班、流程混乱、领导甩锅,工资再高也留不住人。
而且,应届生离职率高,往往也暴露了公司培养体系本身有问题。
很多大厂招应届生时总是吹嘘“完善的培养计划”,结果新人进来就是打杂、背锅、当廉价劳动力。
既没人带,也没清晰的发展路径,干半年发现自己啥也没学到,不走才怪。
公司如果真想留人,就该想想怎么让新人快速成长,而不是指望靠KPI绑架管理者。
现在职场总是有个很畸形的现象:公司一边抱怨年轻人不稳定,一边又不愿意给稳定的理由。
钱给不到位,成长看不到头,氛围还压抑,然后怪员工忠诚度低?
这不是搞笑吗?
大疆这次把留存率写进绩效,至少说明他们意识到了问题,但如果光靠这个措施根本治标不治本。
真正的解法应该是:少点套路,多点真诚。
该给钱给钱,该放权放权,别把年轻人当傻子哄。
不过,话又说回来,年轻人频繁跳槽这件事,其实也不全是坏事,至少说明职场流动性还在。
如果哪天应届生宁愿被压榨也不敢辞职,那才是真的完蛋了。
现在的年轻人更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更有勇气对不喜欢的工作环境说不。
这对企业来说或许是一种压力,但对整个职场环境来说,未必不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