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根据公开信息,贝恩资本同意将其在中国的数据中心资产出售给深圳东阳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交易金额约40亿美元。这笔交易不仅是资本层面的收购与退出,更折射出在人工智能浪潮推动下,数据中心资产正在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确定性增长”标的。
根据周三发布的声明,深圳东阳光作为上交所上市公司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的母公司,正牵头一个财团收购 WinTrix DC Group 的中国资产。该财团成员还包括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基金等机构投资者。WinTrix 前身为秦淮数据集团。
贝恩投资合伙人兼中国区主席竺稼在声明中表示:“秦淮数据已成长为中国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具备无与伦比的规模和技术能力。东阳光将延续这一发展轨迹,凭借强大的产业能力支持秦淮数据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事实上,这笔交易背后竞争激烈。据彭博社报道,秦淮数据在华业务引来多方资本竞逐。本土买家们看中的不仅是其在北京、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布局,更是背后因AI爆发而膨胀的市场潜力。在人工智能训练与应用对算力需求骤增的背景下,数据中心已从过去的冷门基础设施,转变为资本眼中最具吸引力的“算力基建”。若收购成功,资方不仅将获得区域网络优势,还可能绑定秦淮数据的重要客户资源。公开数据显示, 2020年至2022年,秦淮数据来自字节跳动的营收占比分别高达81.7%、83.2%和86.3%。
除东阳光之外,竞购阵容还包括润泽、游族网络等。参与方背景各异:既有主营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业巨头,也有以游戏业务闻名的互联网公司,还有地方国资控股平台与智慧城市建设企业。这种跨界格局本身,凸显了数据中心资产的多重吸引力——它既是硬件制造业的下游需求,又是互联网与AI产业的算力支撑,同时也与地方政府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升级紧密相关。
东阳光最终赢得了这一轮竞逐。根据另一份声明, 东阳光及其关联方将分别注资35亿元人民币和40亿元人民币进入合资企业以完成收购,东阳光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将达约46.7%。今年以来,东阳光股价已累计上涨113%,公司市值约102亿美元。其主营产品包括铝电解电容器和电极箔,被广泛应用于AI系统和数据中心计算机。
这场交易还有更深层的地缘政治与资本背景。早在2023年3月,贝恩资本在以32亿美元完成秦淮数据私有化后,就被传出有意剥离中国资产。如今高位出售,既兑现了投资回报,也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中美科技脱钩所带来的风险。对贝恩而言,这是在全球资本回报与地缘政治博弈之间做出的现实权衡。
全球科技巨头的投资动向也映照出这一趋势。Meta 已斥资143亿美元加码AI基础设施,亚马逊、微软与谷歌同样在强化数据中心和与AI初创的合作。资本的密集投入意味着,数据中心不再只是单纯的存储与网络设施,而是被重新定义为AI时代最关键的战略资源:掌握算力,就意味着掌握未来人工智能产业链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