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胶水,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502”胶水。鲜为人知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从航空航天领域的月球探测器,到工业领域中的汽车制造、光伏新能源,再到生活中的瓷砖美缝、马桶安装、婴儿尿不湿、创可贴等,胶粘剂产品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建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轨道交通、生物医用等领域,被称为“工业味精”。
广阔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总部位于成都的硅宝科技就是这样一家为各类应用场景提供胶粘剂产品的企业。作为中国新材料行业“创业板第一股”,硅宝科技自2009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以来,深耕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等新材料,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新能源、医疗等场景,不仅实现了上市16年营收增长近19倍的高速成长,更带动了千亿产业在蓉集聚发展。
稳扎稳打 成就行业“单项冠军”
硅宝科技成立于1998年,是以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热熔胶、硅烷偶联剂、硅碳负极材料四大板块为主营业务的新材料产业集团。2009年,公司作为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企业之一登陆资本市场。
彼时,这家来自四川成都的企业,在首批创业板企业中并不显眼。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这家“小而美”的科技企业会在接下来的16年里,成长为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龙头企业。
“上市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一步。”硅宝科技总经理黄强告诉记者,公司通过上市实现了企业资产证券化,解决了公司融资难题。如通过并购拓利科技,丰富了公司在工业领域的技术实力及产品线;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8.4亿元用于生产扩能及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了公司的产能和技术研发实力,满足了市场快速增长对高端有机硅等密封材料产品的需求。
回顾上市之初,硅宝科技2009年营业收入仅为1.70亿元,而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高达31.59亿元,是当初的近19倍。公司日前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更是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7.07亿元,同比增长47.36%。
业绩的快速成长,核心驱动力来自创新研发。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每年研发投入超亿元。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硅宝科技在研发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拥有行业首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检验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2021年硅宝科技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还拥有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扎根成都 积极拓展新赛道
当前,全球科技产业正加速向人工智能(AI)、新能源、大数据等方向演进,尤其是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新三样”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硅宝科技的工业胶产品提供了新的增量空间。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冲破1300万辆大关,在这场产业变革的盛宴中,有一个低调的“实力派”正在悄然崛起——密封材料。而由硅宝科技生产的汽车用有机硅密封材料,便是行业的“隐形冠军”。“我们的产品几乎在所有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中都有出现。”黄强告诉记者,公司产品在电池、电机、车身粘接等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公司开发的防雾车灯用有机硅密封胶更是占据了行业第一的地位。
2024年,硅宝科技工业胶产品销售重量同比增长22.66%,实现销售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7.45%。具体细分领域来看,在电子电池板块,硅宝科技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88%。在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兴通讯、华工科技、禾赛科技、大疆无人机等大客户上,公司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从当初的创业板先锋,到如今的新材料龙头,硅宝科技正带动行业在蓉集聚发展。来自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型材料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收1949.4亿元。2025年,新型材料产业规上工业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规模稳居全国前十。目前,成都新型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952家,保持5年连续增长,平均增速8.8%。
黄强告诉记者,未来看好成都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新材料产业尤其是高性能有机硅材料、锂电池材料等需求的大幅增长。成都在新材料、新能源配套产业方面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具备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新材料和新能源配套产业基地的潜力。
“成都是我们的根。”黄强告诉记者,成都的营商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发展支撑,政府倡导“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真正做到了精准响应企业需求。作为成都链主企业,我们充分发挥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带动上游企业不断技术创新,为成都的显示行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行业、生物医药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好产品。同时,在拓展新业务方面,公司将依托成都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优势,积极拓展有机硅材料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开发电子级有机硅材料等新产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图据受访者 责任编辑 蔺虹豆 编辑 卢娅芮 审核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