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空调,为什么能超越格力?
创始人
2025-09-04 12:32:16
0

01小米空调,赢在财报

前段时间,小米和格力的口水战掀起了不少讨论。

起初,小米高管转发了一份“7月中国空调线上份额数据”,显示小米超越了格力,遥遥领先。

但格力却不认同,下场反驳,并掏出另外一份数据证明格力仍然保持领先。

之后,小米高管卢伟冰呛声格力:“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排名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长期的格局会不会改变”。

意思是小米空调,终究会超越格力空调。

同时,还有自媒体博主po出一组内部元器件图,暗贬格力设计落后,没有小米技术先进。

对此,格力彻底怒了,相关高管指责相关宣传造假p图。

现在两家的空调的经营情况究竟如何呢?

微博可以说谎,但财报不会。

根据小米的最新财报,第二季度,小米智能大家电的收入同比增长 66.2%,创历史新高。其中,小米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 60%。

可以肯定的是,小米的增长速度确实要快于格力。

破局的关键,就是低价。

2019年的时候,“消费升级”的话题一度被热炒,之后不少空调企业都在推高端产品,以格力、美的、海尔为代表的一线品牌纷纷提价。

但小米却反其道而行之,在2000元价位,给到了一批性价比十足的产品,从而撕开了市场,打响了知名度。

这个路径和小米造车几乎是一样。

当然,这种策略也很容易被借鉴,眼瞅小米大卖,美的很快就推出自己的平价子品牌“华凌”,可以做到比小米同规格的机型价格更低。

而且相比于小米的线上经营,美的还拥有庞大的线下经销商优势。

但格力为了维护“高端形象”,一直不肯切入低端市场。

最新财报显示,格力电器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973.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97.83亿元下降2.46%。

在有国补的情况下,美的、小米的家电均获得了大幅增长,但格力电器的收入却很不理想。

是市场策略没走对,还是“核心技术”失效?

02 空调的核心技术,究竟是什么?

一直以来,格力空调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家的“核心技术”。

什么是空调的“核心技术”?

过去的答案是压缩机。

空调和冰箱的运作原理其实很像,都是通过压缩机去制冷。

压缩机怎么制冷呢?

大家可以对着手掌吹一口气,然后再哈一口气,你能明显感觉到,吹一口气是冷的,哈一口气是热的。

这就是压缩机的原理——吹气的时候,大量的气流从狭小的空间涌出,气体被压缩,气体压缩时候会吸收热量,所以吹出来的就是冷气。

空调的“核心科技”主要就是压缩机技术。

小米空调的大采购商是四川长虹,而长虹的主营业务,就是压缩机,而且产品份额全球第一。

所以,压缩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空调的好坏。

日本的大金、日立为什么能一直占据空调的高端市场,就是因为压缩机好,国内的空调行业也是如此,谁有好的压缩机,谁就有资格成为空调行业的老大。

在格力起家的时候,老舵手朱江洪就押注压缩机技术,他在1985年成立了珠海凌达专门去研发压缩机,成为中国较早掌握全封闭回转压缩机技术的企业。

1992年,凌达还进一步引进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而后持续投入,最终凭借技术优势,让格力走上快车道,这也是格力说自己“掌握核心科技”的由来。

不过,技术这东西,终究是会迭代的。

格力虽然一直占据着压缩机技术的优势,但后来者也会研发+外购自己的压缩机。

久而久之,压缩机也就不再是“核心科技”了。

比如美的就研发了自己的美芝压缩机,采用合资技术,性能稳定,同时还能为海信、奥克斯等品牌代工。

相反,格力的技术建设梯队却出现了问题,凌达压缩机虽然性能不错,但后续迭代速度慢,难以切入高端市场,格力的“至尊”、“润享”等高端系列,还是用的日本大金、三菱的压缩机。

到这里,空调行业“核心科技”就发生了变化,硬件压缩机技术很难拉开差距,只能从自动化、IOT排列优化、软件、设计入手。

而这,恰恰是小米的强项。

小米的家电,别的不说,颜值设计是国内领先水准,再搞点APP串联,技术下放上轻轻松松。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米IoT生态连接设备达9.89亿台,2025年第二季度IoT业务收入387亿(同比增44.7%),毛利率22.5%。

依靠澎湃OS优化,米家APP联动延迟实测仅0.8秒,在家电企业里,算是遥遥领先的数据。

所以很多小米空调的用户觉得,小米空调在性能上和格力差不到哪里去,但价格、颜值和易用度上却明显领先。

这就是为什么小米空调作为后来者,能迅速崛起的原因。

因为“核心科技”的逻辑变了,参数变了。

03格力的救命稻草在哪?

对于格力来说,今天的空调市场再也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群雄并起。

小米之外,还有个刚刚在港交所上市的奥克斯。

虽然每年的研发费用只有格力的10%,却依托渠道、价格优势,远销海外。

如果格力在今天还仅仅只有单一的空调,又或者无法在压缩机技术上,拿出断档领先的产品,就得面临老客户不断流失问题。

前几年,格力的打法是聚焦多元化,通过扩充产品线、直播带货、改名“健康家”等方式,扩展渠道和销量。

但这些始终是“术”上的改变,而且面对雷军强大的人气和小米日渐丰富的线下网络,并没有特别的优势。

说到底,“核心科技”这个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

产品首先要好用,其次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企业才算真正有自己的“核心科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投资中最困难的事,踏空后该怎么... “行情来了,却没赚到钱。”这是近期很多投资者内心无奈的独白。 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在市场上涨时踏空带...
突发!寒武纪跌超12%,市值蒸... 9月4日A股开盘,寒武纪再次大跌,截至发稿跌超12%,股价报1228.18元,总市值5138亿元,日...
扛不住内忧外患!美国能源巨头康... 财联社9月4日讯(实习编辑 滕润/编辑 齐灵)美国能源巨头康菲公司(ConocoPhillips)计...
光谷发布五大行动 10亿基金赋...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全面激发区域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构筑面向未来...
四川四日游攻略分享,成都双人4... 我一直对四川心驰神往,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盒,装满了数不尽的惊喜。它既有“峨眉山月半轮秋...
坦克到底有没有后视镜?100坦... 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阅兵中,由...
华泰柏瑞益享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1. 公告基本信息 ■ 注:根据《华泰柏瑞益享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合同》的约定,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
原创 怕... 最近不少量化基金密集开启限购。 新经济e线获悉,今年以来市场风格偏小盘,且波动较大,市场环境整体有...
创业板人工智能概念股走弱,相关... 创业板人工智能概念股走弱,新易盛、天孚通信跌超9%,中际旭创跌超8%。 受盘面影响,跟踪创业板人工智...
凯大催化:9月3日融资买入58... 证券之星消息,9月3日,凯大催化(830974)融资买入58.21万元,融资偿还86.72万元,融资...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带动总投资超一万亿元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深度观察)...
原创 “... 最近你有没有这种感觉:逛商场时人少了,点外卖时更在意满减,旅游计划从“说走就走”变成“再等等看”,连...
小米空调,为什么能超越格力? 01小米空调,赢在财报 前段时间,小米和格力的口水战掀起了不少讨论。 起初,小米高管转发了一份“7月...
21家持牌消金公司“期中考”:...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截至9月2日,已有2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期业绩...
原创 我... 小区楼下的便利店,一位中年男士正要添置一包香烟。店员的告知如同当头棒喝:“您常抽的这款,价格又涨了,...
中国扫地机器人“制霸全球”,割... 红星资本局9月3日消息,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
原创 美... 8月27日,美国挥舞起“加税利刃”,对印度出口至美国的商品施加了高达25%的额外关税,使得印度商品的...
机构投资者买了哪些基金?权益T... 随着基金2025年的中报披露,机构投资者上半年在基金市场的调仓动向也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截...
关联比特币矿商IPO首日受热捧... 与特朗普家族相关的比特币矿商美国比特币公司(American Bitcoin Corp.,代码ABT...
量化基金限购潮起,短期量化模型... 近期,量化基金领域迎来了一波限购潮,多家基金公司纷纷采取措施限制大额申购。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