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空天军伊尔-76MD-90A运输机交付情况分析:产能瓶颈与战略困境
新机入列,但产能难题依旧
2025年9月1日,俄罗斯空天军迎来了一架崭新的伊尔-76MD-90A战略运输机,这是新年伊始首次对外公开的交付记录,也是自2024年12月公布上一批次交付以来的首架。尽管外界猜测可能存在未公开的交付批次,但来自俄罗斯国防工业的权威声音在6月1日明确指出,空天军将在年内稍晚时候接收一批伊尔-76MD-90A,这从侧面印证了此前确实未有新的交付。
产量落后于计划,与西方巨头存在差距
这一交付速度与俄罗斯方面宣称的生产进度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据统计,2023年该机型共交付了5架,2024年则为6架,均低于计划中的8架。虽然数量不多,但仍构成了一定的规模。然而,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A400M运输机相比,其产量差距依然显著,A400M在2023年交付了8架,2024年则交付了7架。就2025年而言,这架9月1日的交付确为该型运输机的首次公开露面,预计未来三到四个月内或有更多飞机入列,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的生产进度。
产能扩张承诺悬而未决,出口前景不明
当前这种缓慢的交付节奏显然难以令俄罗斯方面满意。俄方曾宣称正在积极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空天军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吸引来自中东和东亚地区的潜在外国客户。然而,现实情况是,迄今为止尚无任何“确认”的出口合同。鉴于俄罗斯有限的财政预算以及当前军事行动带来的巨大消耗,所谓的“产能扩张”很大程度上可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毕竟,伊尔-76MD-90A本身并未被列入俄罗斯国防优先事项的重点领域。
俄航空工业普遍困境的缩影
总体而言,除了在战斗机领域尚能维持一定水平的表现外,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整体现状令人担忧。长期以来,该行业饱受订单短缺的困扰,腐败丑闻频发,同时还受到无数“马拉松式”研发项目的拖累。原本旨在用新型号替换老旧型号的计划,如今大部分不得不转向对现有老旧机型的现代化升级。
技术更新下的隐忧:零件来源的模糊性
与早期型号相比,伊尔-76MD-90A在设计上进行了大幅升级,配备了新型发动机、更新的设备以及号称俄罗斯“国产”的航电系统。然而,实际情况却很可能是,其中相当一部分关键零部件依然源自西方国家。尽管面临着严厉的国际制裁,但零部件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俄罗斯的现象并非不可能。
项目“慢热”的根源:漫长的研发与交付周期
回顾伊尔-76MD-90A项目的早期历程,其前景曾一度被看好。原型机于2012年成功首飞,首架量产机于2015年交付。然而,批量交付的真正启动却被推迟到了2019年。这种长期的延宕,无疑为整个项目的未来发展定下了“慢热”的基调,也预示着其产能提升的道路将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