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AI生成
惠泰医疗日前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21.26%。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24.11%;扣非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25.33%,均高于营收增速;73.5%的毛利率则来到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9.45%,达到4.45亿元,表明迈瑞医疗入主后,惠泰医疗不仅业绩平稳增长,经营获现能力也在提升。
在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终端采购预算趋紧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跑赢了行业平均水平。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预计2025年将突破1.3万亿元,增速来到17%以上。
特殊之处在于,这份迈瑞控股后的首份完整半年报,一边宣告业绩与现金流双增,一边却出现创始人套现逾50亿的对照。而惠泰医疗年初锁定的全年保底3000台PFA产品终端手术量,目前仅完成800台,剩余2200台下半年能否如期落地,关键取决于医保报销与集采政策的走向。
全年PFA手术量距保底目标还差2200例
惠泰医疗专注于心脏电生理和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上半年多个核心指标实现了20%以上的增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惠泰医疗净利润增长曲线,图源:同花顺
分业务来看,血管介入类产品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有所提升。
其中,冠脉通路类产品仍然是收入主力,上半年实现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30.02%,占总营收的53.9%,冠脉产品进入的医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8%。此类产品主要用于PCI手术,涵盖造影导管、造影导丝、血管鞘、导引导丝等,其中冠脉薄壁鞘(血管鞘组)为国产独家产品。
外周介入增速也相对亮眼,财报期内外周产品已进入的医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1.33%至2.13亿元。外周介入可分为外周肿瘤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目前,前一市场的国产份额占比显著提升,后者尤其是通路器械市场,仍以外资品牌为主导。
另一大核心板块的电生理类产品上半年实现收入2.64亿元,营收占比20.23%。9.98%的收入增速看似乏力,显著低于公司整体增速,实则为新品放量前的蓄力阶段,且这是在2024全年已经增长超30%的高基数上完成的。
电生理市场正处于技术转换的关键节点。PFA(心脏电生理脉冲电场消融)技术作为新兴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势,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替代传统射频消融术式,这种技术转换影响了市场的短期增长节奏。
惠泰医疗在2月份上市了磁定位线性压力PFA导管和磁定位环形PFA导管,可精准感知导管与心肌组织的接触压力,临床研究数据已表明其“房颤三维脉冲环形+线性”的解决方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安全有效。
商业化进展来看,惠泰医疗PFA产品上半年累计完成PFA脉冲消融手术超800例,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根据惠泰医疗年初预期,2025年PFA产品终端手术量将保底超过3000台,这意味着下半年至少还要完成2200例手术,还需经历一个爬坡的过程。
而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两大外部因素:社保报销政策和集采进度。
PFA手术推广面临的现实障碍是费用较高,如果医保能够将PFA手术纳入报销范围,将大大降低患者自付比例,加速市场渗透;反之则会影响患者选择和医院推广意愿,手术量增长将受到制约。而集采政策虽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却通常能以价换量,短期内可能面临价格压力,长期看还是更有利于快速占领市场。
当前,国产电生理正处井喷状态。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4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其中电生理产品17个高居细分领域第一,国产电生理产品多达13个,心诺普医疗、玄宇医疗、商阳医疗、艾科脉医疗等企业都相继有产品获批。
在中国市场,美敦力与波士顿科学的PFA产品已于2024年先后通过NMPA创新器械特别审查通道。1月27日,强生宣布旗下VARIPULSE磁定位一次性导管也正式获批,至此全球PFA“三巨头”悉数登陆。与多数高端器械不同,PFA赛道的国内外玩家几乎同时起跑,加之国内临床渗透率仍处低位,市场仍有一段宝贵的空窗期。
如何利用这段窗口期把产品打磨得更贴合中国医疗场景,将是国产PFA突围的关键。惠泰医疗PFA产品终端手术量的增长曲线,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策风向。
迈瑞入主后创始人及一致行动人套现51亿
平稳的营收增速之外,惠泰医疗毛利率稳中有升,现金流水平也持续向好。在此背景下,创始人团队的持续套现动作与业绩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笔者发现,惠泰医疗上半年73.5%的毛利率来到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34.51%的净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惠泰医疗毛利率增长曲线,图源:同花顺
迈瑞医疗带来的渠道协同效应在半年报中已有所显现。
上半年,海外自主品牌产品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34.56%,PCI产品线补强了极为重要的PTCA导丝,为复杂手术提供了有力的产品支撑。欧洲区、俄罗斯独联体区与拉美区营收表现亮眼,产品成功进入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市场的高端医院;中东非地区受地缘局势影响,增长相对承压。
但伴随迈瑞医疗入主并逐步发挥渠道协同效应的,是惠泰医疗创始人成正辉及其一致行动人(主要为其子成灵)的逐步套现离场。
8月12日,惠泰医疗公告显示,副董事长、总经理、非独立董事成正辉计划在2025年9月3日至2025年12月2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82.03万股,占总股本的2%。截至财报发布期,成正辉持股数量为2637.1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8.7%;成正辉最初持股1668.5万股,占总股本的25.03%。
回溯2024年的控股权交易,成正辉就已减持惠泰医疗股份至18.72%,成灵所持有的500.04万股则全部清零。父子二人合计减持917.35万股,约占总股本13.79%,以每股471.12元的交易均价来算,交易金额合约43.2亿元。
按照8月22日280.59元的收盘价测算,最新一次交易金额在8亿元左右。叠加本次减持,成正辉及其一致行动人将累计套现约51亿元。
截至上半年,迈瑞医疗合计持有惠泰医疗21.05%的股份(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部分),公司股权结构趋于集中,表决权也超过30%,已形成稳固的控股地位。市场的下一个命题或许无关“谁来掌舵”,只关乎“新船长”能把船开多快。(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丨曹倩)
下一篇:AI淘金热:遍地是坑,黄金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