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午盘,午间收盘主要指数涨幅:沪指涨0.67%,深成指涨1.32%,创业板指涨2.56%,科创50涨5.25% ,不同指数表现分化,科创50涨幅居前,显示科创相关板块午盘表现强劲 。市场中AI相关板块表现最为突出,成为领涨主力军,彰显出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度关注与热情。
从板块涨幅来看,中国AI50以3.64%的涨幅领涨大盘,主力净量达0.79,主力资金流入67.52亿,显示出市场资金对该板块的积极追捧。国家大基金、半导体、共封装光学(CPO)等与AI关联紧密的板块也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02%、2.66%、2.64%,凸显了科技与AI产业在市场中的强势地位。
在个股层面,中国AI50的部分成分股涨势强劲。海光信息涨幅达到17.19%,报181.70元。海光信息的DCU(深度计算处理器)在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其高端处理器产品生态版图持续扩张,良好的业绩基本面为股价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寒武纪 - U涨幅也达到12.40%,股价为1164.45元,市值逼近5000亿元。作为AI芯片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寒武纪凭借其在人工智能芯片技术上的创新与积累,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此番股价的大幅上扬,进一步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看好。
中科曙光则强势涨停,涨幅10.00%,报82.83元。中科曙光作为国内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重要供应商,受益于当前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吸引主力资金净流入19.34亿。
此外,盛科通信 - U、中芯国际、新易盛等个股涨幅也较为可观,分别上涨9.36%、8.28%、7.78% 。新易盛作为光模块领域的佼佼者,受益于高速率光模块需求的增加以及算力投资的增长,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从行业背景来看,当前AI应用的普及正推动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根据IDC报告,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已达1037.3EFLOPS,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2781.9EFLOPS。基础算力设施建设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算力投资稳步增长,成为产业链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光模块领域,像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大增,产品结构优化,同时CPO(共封装光学)技术因能降低数据中心功耗、提升传输效率,市场前景愈发广阔;在数据中心散热领域,液冷技术逐渐成为主流选择,相关企业订单量增加,推动业绩提升。
综合午盘表现,AI相关板块及个股的强劲走势,不仅是市场资金对该领域的积极布局,更是对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不过,市场波动仍存,后续需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与企业基本面变化,以把握投资机会。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