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2025年“凝聚改革共识 提振发展信心”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深化行业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通报显示,截至6月末,深圳4支AIC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落地,规模达51.6亿元。
据介绍,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倾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科技信贷、科技保险提质扩面,以科技支行建设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专营体系迭代优化,科技金融“四项试点”全面落地,为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6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贷款突破2万亿;科技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8.8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3.12万亿。
为构建政策引导和支持机制,完善“工具箱”。深圳金融监管局召开了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并于今年印发《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深圳银行业科技支行建设 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聚焦产业所需金融所能,引领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进一步建机制、谋创新、促合作、助发展,打造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良好生态,引导金融资源加速向“新”聚集。
为发挥科技支行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样板间”。深圳金融监管局优化科技支行建设标准,鼓励围绕管理机制、核心能力、产品体系、生态网络、品牌与影响力五个维度开展建设,着力培育更多体系适配、专营专注、服务领先的科技金融一线网点。截至目前,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有关部门推出两批45家科技支行(专营机构)。科技金融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科技信贷余额、客户数稳步增加,服务科技型企业质效显著提升。
为聚引金融活水精准服务科技创新,激活创新力,深圳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正有序开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5年6月末,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落地109.50亿元,规模居试点城市前列。锚定深圳“20+8”产业,深圳推动行业积极布局设立AIC股权投资基金,形成一批储备项目和投资标的库。截至6月末,深圳4支AIC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落地,规模达51.6亿元。招商银行AIC获批在深筹建。为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深圳金融监管局大力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20+8”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基金。平安人寿获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平安资管已在深圳前海设立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太平资产获批投资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
为优化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机制,助知产变现。深圳金融监管局协同市委金融办、市知识产权局制定试点任务分工落实清单,提出五方面30项特色举措,破解知识产权金融堵点难点,推进试点落深落细。联合印发深圳市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两张清单”,汇集81款特色保险产品、103项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截至2025年6月末,辖内银行业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246亿元,同比增长26.8%。
为护航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赛道,深圳不断升级科技保险产品服务。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市委金融办出台《关于推动深圳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对大力发展科技保险作出任务部署。目前辖内保险机构已备案399款科技保险产品,今年以来新增备案科技保险产品86款。同时,深圳金融监管局指导行业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深圳地区)示范性条款》,报备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落地全国首单政府投保的低空经济领域三者责任保险,制订全国首个无人机保险服务标准。推动成立国内首个海外知识产权联共体,破解海外知识产权保险“不敢保”难题。
文、图 | 蒋佳元
上一篇:PCB大企正式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